近日,拼多多平臺上某商家發(fā)出了一條廣受關注的拼團信息——售價1068萬元(含選配)的勞斯萊斯幻影,“拼團補貼”后售價為946萬元,終端優(yōu)惠幅度高達122萬元。目前,其購買頁面顯示已有超過10萬人表示想“拼”(當然,這其中絕大多數(shù)肯定是“看熱鬧”的),而此事還得到了勞斯萊斯公司方面的回應。
![]()
此次參與“拼團”的勞斯勞斯幻影,車型為2018款6.7T長軸距版,搭載6.7T V12發(fā)動機+8AT變速器,其官方指導價為920萬元;在此基礎上,再添加流星頂、木質(zhì)儀表盤/中控臺、后排娛樂、冰箱以及酒柜等選裝配置后,售價才攀上千萬元大關。此次“直降”122萬元,對該車真正的意向客戶而言,或許并不算“多”;但在大多數(shù)人眼中,卻絕對不是一個小數(shù)目——而這,也是其關注度持續(xù)提升的主要原因。
![]()
此事件在網(wǎng)絡上引發(fā)熱烈討論后,勞斯萊斯公司方面也在第一時間進行了回應——這是拼多多平臺與商家的“個人行為”,“在不傷害消費者利益與勞斯萊斯品牌形象的前提下,我們愿意看到電商平臺和商家針對產(chǎn)品銷售和宣傳的不同嘗試?!?/p>
![]()
這段言簡意賅的回應,首先清晰表達出該事件與勞斯萊斯公司方面無關;其次,品牌方也并沒有阻止該商家采用此種方式宣傳、銷售勞斯萊斯車型;值得注意的是,這段話中還體現(xiàn)出勞斯萊斯將消費者利益放在自己的品牌形象之前,無形中又收獲一大波路人緣——有網(wǎng)友就此評論,這番落落大方的樣子,真不愧為一線超豪華品牌。
而這樣的一段回復,又不得不讓大家聯(lián)想到此前特斯拉在面對幾乎相同的事件時,卻選擇了截然相反的態(tài)度。
![]()
今年7月,同樣是拼多多上的某商家,宣稱將為購買Model 3的用戶補貼2萬元現(xiàn)金。隨后特斯拉公司方面宣布,直接取消此渠道購車訂單,并拒絕為用戶交付新車——按照特斯拉的說法,該商家的補貼方式打破了特斯拉之“直營售車”模式,因此不得不采用此種解決方式。
盡管兩個品牌的銷售模式存在不同,但從其回應與解決方式來看,作為傳統(tǒng)老牌車企的勞斯萊斯,其舉措無疑更加合理與巧妙、也更容易讓大家所接受。
![]()
再回到“勞斯萊斯拼團”事件本身——截至發(fā)稿前,該商家已將此拼團信息下架,暫不知是否已有消費者購買、或是商家自行關閉;但對該商家、以及拼多多平臺而言,顯然已經(jīng)收獲到各自需要的關注度。
“勞斯萊斯拼團”事件,由此或許已經(jīng)告一段落;但與此同時,也有很多網(wǎng)友提出疑問——在拼多多上買車,到底靠譜嗎?……
![]()
這里不妨來看一個最新的例子:此前曾操作“購買特斯拉Model 3補貼2萬元”的商家,近日又推出了“萬人拼團別克英朗2021款改款1.3T”活動——其“拼團”方式采用“階梯價格”銷售模式,最高優(yōu)惠幅度可達5.3萬元,降價幅度高達43%。
從可能給出的優(yōu)惠后價格來看,這樣的“拼團”無疑非常具有吸引力;同時,“拼團”過程中的一系列其余費用,相較此前的網(wǎng)絡購車渠道也更加公開、透明——在目前網(wǎng)購監(jiān)管力度不斷加強的背景下,只要優(yōu)惠力度夠大、“拼團”條款公平/合理,消費者不妨大膽、放心去“拼”一把。
![]()
![]()
【車動力說】其實,目前線上的種種“拼團”購車方式,也可以視為此前4S店所開展的線下“購車節(jié)”的一種延伸——畢竟,兩者在本質(zhì)上均是以“量”放“價”。
從短期來看,這樣的銷售方式可能的確有利于提升車型銷量,并保證商家有足夠的資金流;但若長此以往,或許也會對品牌造成一定程度的傷害——曾經(jīng),便有品牌因為4S店頻繁的線下“團購”活動,讓自身陷入不放價、就沒銷量的“惡性循環(huán)”,并在市場競爭中逐漸被邊緣化。
所以,對于車企而言,如何正確利用、且監(jiān)管好各種第三方銷售平臺,始終是最需要注意的問題;而站在消費者的角度,也應該切記時時“擦亮眼睛”,確保自身的合法權益不在“拼”一把的過程中受到損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