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信絕大多數(shù)人對于汽車的幻想,都源自賽車;或游戲、或電影、或電視劇、動漫里的賽車場景。說起來,兵哥對汽車的最早認知便是賽車游戲,是那種有別于玩具車,能夠真實感知汽車駕駛體驗的認知。
![]()
賽車運動其實是汽車工業(yè)發(fā)展的必然趨勢和自然結果,是對汽車領域新科技、新技術的可行性、實用性、耐用性的推敲。哪怕是F1、WTCC、勒芒24小時耐力賽、WRC等國際頂級賽事,同樣可以理解為是各車企在造車技術上的測試與較量;只是在這些較量中,還有至關重要的一環(huán),專業(yè)的車手。車手的專業(yè)體現(xiàn)在可以更全面地測試賽車搭載新技術、新科技的實用性與耐用性,且在比賽過程中專業(yè)車手還需兼顧反饋、改進產(chǎn)品的重任。
![]()
汽車媒體雖然無需像專業(yè)車手那般測試汽車最前沿、最新的技術、科技,但要想將一輛量產(chǎn)車盡可能客觀、通俗易懂地呈現(xiàn)給讀者,專業(yè)、敬業(yè)以及對汽車的熱愛是必不可少的。這不,12月1日-2日,華南媒體天團速跑車隊就遠赴湖南株洲,參加了在株洲國際卡丁車場舉辦的中國首屆賽卡聯(lián)盟24小時卡丁車耐力賽;一場被譽為“平民F1”的24小時耐力賽。
![]()
作為中國首屆賽卡聯(lián)盟24小時卡丁車耐力賽的承載體,株洲國際卡丁車場的這條賽道是值得重點說道的部分;這條賽道是由國內(nèi)頂級國際賽道設計師——姚啟明博士親自操刀設計,整條賽道從規(guī)劃初期就完全執(zhí)行國際汽聯(lián)標準(FIA-CIK),賽道全長1.048km,寬8-11m,擁有14個速度和半徑各異的彎角設計,能夠充分體現(xiàn)卡丁車在過彎和加速時的各項性能,賽道設計最高時速可達118.98km/h,可舉辦相應級別的國際級卡丁車賽事與所有國內(nèi)卡丁車賽事。
![]()
來自國內(nèi)外的13支車隊,近70名車手參與了在株洲國際卡丁車場舉辦的24小時卡丁車耐力賽;比賽的形式為一支車隊可以由4-6名車手組成,車手們輪流登場,不間斷馳騁24小時,最終完成圈數(shù)最多的車隊獲勝。很多人不明白為什么一場卡丁車賽要跑上一天一夜,其實相比常見的卡丁車賽,這場24小時卡丁車耐力賽對于整個車隊都是極大的考驗;如果你體驗過卡丁車,想必就能體會駕駛卡丁車跑上20圈后的身體狀態(tài),華南媒體天團速跑車隊的車手們,在24小時里足足跑了1113圈;而技師則要做好應急措施,隨時待命,以保證賽車能夠在賽道不間斷地馳騁。
![]()
24小時,足以為這場比賽帶來各種各樣的變數(shù),例如光線、精力、氣溫的變化是必然的,然而此次的比賽還帶來了翻臉式的天氣,晴雨二重奏的環(huán)境,對駕駛360°全景敞篷卡丁車的車手的精神、體能都帶來了極大的考驗。過程到底有多艱難?兵哥難以用文字描繪出來,現(xiàn)場的觀眾也無法切身體會,只有真正參與到比賽的車隊成員,才能體會到這漫長又艱辛的24小時里,全隊一心風雨兼程的快感。
![]()
開賽前,華南媒體天團速跑車隊風貌
![]()
開賽后,華南媒體天團速跑車隊風貌
團隊!技術!毅力!信仰!專業(yè)!華南媒體天團速跑車隊在歷經(jīng)24個小時鏖戰(zhàn)后,最終以1113圈的成績,成功登上頒獎臺,一舉拿下中國首屆賽卡聯(lián)盟24小時卡丁車耐力賽的季軍。冠軍是跑出1128圈的引動車隊,亞軍是廣東國際賽車場SDT車隊,他們的成績是1124圈。在計時器即將到達24小時時,在賽車沖向黑白方格旗的一剎那,許多車手與后勤團隊不由地喜極而泣,24小時的堅持不懈,終于在這一刻見證并創(chuàng)造了卡丁車的歷史。
![]()
如果這時還有人問,為什么華南媒體天團的這群家伙要去跑24小時的卡丁車,受這常人難以理解的“虐”。我們的回答可能有許多,但總歸是表達我們對汽車發(fā)自內(nèi)心的熱愛;我們要用更專業(yè)、更有技術含量、更客觀的方式,為消費者剖析、解讀、評測汽車,這些個的前提是我們要更加專業(yè)、更有技術、更客觀。
![]()
所以,中國首屆賽卡聯(lián)盟24小時卡丁車耐力賽的季軍才只是開始;接下來,華南媒體天團將攜手CECC新能源汽車賽與M2K街道競速賽,后兩者將提供國內(nèi)頂尖的汽車技術、賽事組織團隊,與華南媒體天團一起致力打造國內(nèi)專業(yè)、權威、全面、客觀的汽車評測體系;為廣大汽車消費者、愛好者提供便捷、全面、專業(yè)了解一款汽車的全新方式。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