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字母的大眾梗,還是從輝騰那里開始的,憑借著當時大眾賦有科技、技術的品牌號召力,結合車型本身的價值與實力,在BBA等一眾D級競品中,輝騰成了品質與低調的代表,但對于高端車來說,品牌的門第確實不好跨越,于是輝騰退市后,改頭換面的輝昂又瞄準了C級車市場。
但國內經(jīng)營了幾年,輝昂的日子過得也不太好,2020年1-10月,它的累計銷量僅為6757輛,同比下降42.18%,占比上汽大眾整個份額的0.57%,2019年全年也才銷售了14019輛,約等于奔馳E級1個月的銷量。
![]()
同時,車型售價不堅挺,終端優(yōu)惠力度在5萬元左右,2018年,甚至有4S店打出了“買輝昂,送朗逸”的標語。這也導致二手車保值率不佳,2018年的輝昂售價在23萬左右,算上購置稅等上牌費用,使用不到2年,損失近10萬元,一輛朗逸又沒了。
恰逢大眾宣布帕薩特將退出美國市場,未來主攻SUV和電動汽車,本以為表現(xiàn)不佳的輝昂也會就此和我們再見,但它并沒有放棄,還推出了小改款車型,廠商指導價為34-44.6萬元,在品牌至上的時代,有多少朋友愿意花“重金”買一輛大眾呢,而新輝昂是否又像坊間傳聞的那樣,只是敗給了品牌力?
起售價都差不多,為啥要買新輝昂?
先說說新車改款后的亮點,加入了自發(fā)光的“大眾”標識,前杠樣式有所調整,更顯年輕一些。同時,中配以上車型還帶有電吸門和空氣懸架,但考慮到40多萬的售價,噱頭意義還是要大于實際。
![]()
至于賣點,正因為是非豪華品牌,大家對于這款車的價值感格外期待,但車載君詳細對比了幾個參數(shù),發(fā)現(xiàn)新輝昂不算給力。
![]()
尺寸上,它對比BBA的同級競品,還是稍小了一些,氣場和后排腿部空間不夠“局氣”。同時,到了這個級別,電動座椅、多功能方向盤等配置,不值得一提,而且豪華品牌的入門版車型也都給的足足的。
表面上,BBA競品的入門版實際提車價集中在35-40萬元,確實對新輝昂威脅不大,但實際上,車都買到這個價位了,幾萬元的差價,對比科技感、品牌價值和高級質感的差距,并不能起到?jīng)Q定性作用。
![]()
另外,S90、CT6和XFL等二線豪車,入門版提車價也都集中在29萬元左右,還均搭載了AT變速箱和電子擋把,S90和XFL還提供自適應巡航、主動剎車等駕駛輔助配置,對應新輝昂的雙離合器變速箱、傳統(tǒng)機械擋把和頂配才有的駕駛輔助系統(tǒng),應有高級感和科技感沒體現(xiàn)出來。
結合品牌的劣勢、27-29萬左右的實際提車價,輝昂的“高性價比”標簽似乎不夠充分。
C級或B+,哪里才是新輝昂的歸宿?
品牌不夠、價值又沒湊上,或者說新輝昂的優(yōu)惠幅度(經(jīng)銷商報價),只是應對豪華競品促銷的常規(guī)操作,想要樹立超值、劃算的形象,它的優(yōu)惠力度還得更有誠意些才行。
![]()
與其捧著C級車的身價不放,不如考慮下B+級市場,像凱美瑞/亞洲龍、君威/君越,日子過得也都不錯。尤其是在帕薩特中保研“翻車”之后,形象受損嚴重,優(yōu)惠較大,實際提車價已經(jīng)下探到了15-23萬元,在23-26萬元的售價區(qū)間,其實已經(jīng)給新輝昂留好了位置。
另外,如果新輝昂未來能推出330TSI動力,門檻還能再往下探探,但目前來說,它的吸引力和性價比,還不夠讓人喜笑顏開。
![]()
至于購買人群,根據(jù)君迪發(fā)布的2020中國新車購買意向研究顯示:品牌對最終購買產生的影響力,從2016年的10%上升到18%,主流豪華品牌銷量上漲,也說明了消費者對于高端、高級和小資的追求。同時,配置的影響力從2016年的17%提升至43%,大家格外關注全液晶儀表、主動剎車等科技或安全類功能。
但新輝昂全系沒有全液晶儀表,中、低配車型又缺乏駕駛輔助系統(tǒng),跟主流需求似乎不匹配。不過,低調的形象、精致的做工用料和舒適的后排座椅,仍有用戶“叫好”。
![]()
比如:在企事業(yè)單位工作的朋友,奔馳和寶馬等豪車出入太高調,買凱美瑞、帕薩特又不甘心,選擇新輝昂這個掛著大眾標的“A6”似乎更合理,但這種需求還是太過小眾。
總結:對于這輛想“沖高”的大眾車,您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