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它的銷量究竟有多夸張?簡單來說,月銷4萬輛只是打底,突破5萬輛也是常有的事。比如軒逸在今年9月的銷量就達到了57525臺,不僅再次登上銷冠寶座,更是成為了唯一一款月銷量突破5萬輛的車型,這樣龐大的銷量數(shù)字也就意味著不到1分鐘的時間里就會有1輛軒逸售出,它自然成為了當之無愧的“國民神車”。
那么為何軒逸能夠從強者如云的合資A級車市場中脫穎而出呢?想必試駕是尋找答案的最佳途徑。而對于汽車媒體人來說,對于各類的試駕活動其實早已司空見慣,但是長度上千公里的深度試駕確實還是少之又少。
比如這次軒逸的“逸”行千里第2季活動就選擇了不走尋常路,試駕從從昆明出發(fā),經(jīng)過普者黑、巴馬,歷時4天最終抵達馬山,從云南到廣西上千公里的路線包含了城市道路、高速公路、國道、縣道等各種路況,全程充滿了各種考驗,當然在這樣的深度體驗之后,我們也找到了軒逸備受市場認可的原因。
其中軒逸首先突出的優(yōu)勢就是顏值,畢竟多數(shù)人選車時的首要條件就是要好看。軒逸采用的V-motion 2.0前臉與自家大哥天籟如出一轍,同時2712mm的長軸距也使得車身側面的視覺效果更加修長,因此整體營造出了一副“小天籟”的感覺。
對于任何一款車型來說,在外觀風格上如果能夠向自家更高端的車型去靠攏,在銷售時自然會有著事半功倍的效果,畢竟大家都想要一輛看起來更高級的新車,看來軒逸深諳其道。
如果要說軒逸的第二項優(yōu)勢,我們認為應該是空間與舒適。從尺寸上來看,不論是2712mm的軸距還是560升的后備箱容積都使得軒逸在同級車型中能夠進入第一梯隊,因此不論是乘坐空間還是儲物空間都不用有過多的擔心,我們一行四人共計4個20寸行李箱、4個雙肩背包以及若干的雜物都能輕松放進后備箱。
而乘坐的舒適性就更不用有任何顧慮,如果說本田是“買發(fā)動機送車”,那么日產(chǎn)絕對能夠稱得上是“買沙發(fā)送車”,Multi-Layer人體工學座椅不僅與身體的貼合感極強,比同級車型更加厚實、柔軟的座椅填充物更是能夠大幅降低旅途中的疲憊,這也使得我們這趟上千公里的路途輕松了不少,“日產(chǎn)大沙發(fā)”果然是名不虛傳。
如果說以上都是軒逸公認的優(yōu)勢,那么提起它這套1.6升自然吸氣發(fā)動機+CVT變速箱的動力總成,大家的看法可謂是兩極分化。在追求新潮的人眼中,這套動力總成已經(jīng)服役多年,并沒有什么先進的技術可言,因此認定它是老舊的代名詞。而在另一部分人眼中,久經(jīng)沙場的動力總成也就意味著可靠性有著足夠的保障,反而并不是一件壞事。
在蜀錦傳媒看來,我們更加傾向于后者的觀點。當然并不是因為我們抗拒先進的技術。我們認為將新技術進行應用的最終目的是為了能夠讓用車體驗更進一步,而不是單純的只求技術先進。這就好比周星馳的經(jīng)典電影《國產(chǎn)凌凌漆》中達文西發(fā)明的手電就足夠先進,不用電池就能夠工作,但前提是必須要有強光照射,那么這樣的先進發(fā)明又有何意義呢?
因此在選車時并不能一味追求一輛車應用了哪些新技術,而是應該知道應用了新技術之后,用車體驗究竟有沒有明顯的提升。更何況這套動力總成本身并不老舊,雖然HR16發(fā)動機的代號從未改變,但其實不斷升級之后的它已經(jīng)迎來了第三代,隨著鏡面缸孔熔射、e-VTC智能電動連續(xù)可變氣門正時控制、TCV智能多級擾流控制、EGR冷卻循環(huán)再燃燒系統(tǒng)的引入,這臺發(fā)動機在功率、扭矩實現(xiàn)提升的同時,綜合油耗反而降低至了4.9升?!坝忠R兒跑,又要馬兒少吃草”,這不就是我們所說的用新技術來提升用車體驗嗎?
從實際的駕駛體驗的感受來看,軒逸整體的調(diào)校是偏輕快的風格,起步時稍稍踩重一點油門,車輛就已經(jīng)能夠“竄”出去,能夠給人主觀上一種動力很強的感受,這在走走停停的市區(qū)中加速會非常得心應手。而在中高速的情況下中途加速時,1.6自然吸氣發(fā)動機也不會讓人感到動力匱乏,畢竟CVT變速箱不用像雙離合或者自動變速箱那樣需要有降擋反應的時間,轉速在踩下油門的第一時間就能夠迅速攀升。
當然對于這個級別的家用車而言,平順好開遠比動力強勁要重要,而這也正是CVT變速箱的強項。同時在較高的傳動效率作用下,發(fā)動機轉速也始終能夠被壓制在較低的范圍內(nèi),為燃油經(jīng)濟性做出了極大的貢獻。在滿載四人及行李的綜合路況下,蜀錦傳媒所駕駛的軒逸全程跑出了3.14升/百公里的綜合油耗,其中道路條件最好的一天甚至將油耗控制在了3.0升/百公里,一箱油能夠輕松實現(xiàn)上千公里的續(xù)航。
顏值高、空間大、舒適性強、動力平順,這一系列看似樸實無華的特質(zhì),卻正中那些潛在消費者的下懷。其實滿足以上其中之一的優(yōu)勢其實并不難,但要想像軒逸一樣做得面面俱到就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此也就不難理解為何軒逸能夠如此備受認可了。
而在做好這些基礎條件之余,軒逸在其他產(chǎn)品力方面還做到了持續(xù)發(fā)力,盡可能去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優(yōu)”,呈現(xiàn)出更強大的產(chǎn)品實力。比如IDA疲勞智能預警系統(tǒng)就是同級獨有的配置,全新的Nissan Connect 日產(chǎn)超智聯(lián)系統(tǒng)較高的易用性更是使得軒逸在車機系統(tǒng)普遍存在劣勢的合資車型中脫穎而出。既然軒逸全方位的優(yōu)勢都如此明顯,頻頻登上冠軍寶座自然就成為了情理之中的事。
![]()
注:部分圖片源于網(wǎng)絡,請作者聯(lián)系我們,以奉稿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