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撰文丨王孟元
無數(shù)婉轉悠揚的歌聲,早已將有關哈瓦那的故事傳頌到了世界上的每個角落。
1.5盎司白朗姆、1盎司檸檬汁、2湯匙糖、6片薄荷葉和1杯蘇打水,我們試圖調配出最純正的古巴味道,但這杯莫吉托當中,終究還是少了拉丁美洲的海風,和那輛迎風奔跑的老爺車。飲一口杯中酒,打開剛擦過的電風扇,微微瞇上雙眼聽著音響中播放的《Havana》。嗯,距離哈瓦那真的就只剩下那細細的方向盤了。
![]()
![]()
如果這世界上真有長生不老的故事,那么古巴街頭奔跑的美式老爺車,是一定要被收錄進去的。行走在哈瓦那街頭,就如同置身于20世紀50年代的好萊塢影片當中,在摻雜著拉達和韓國轎車的車流里,1952年的福特Crestline、1958年的雪佛蘭Impala、1957年的普利茅斯Fury等等車型隨處可見。
或許很多人都認為古巴的美式老爺車只是為了增添其旅游附加值的手段罷了,而實際上這種“不合時宜”的汽車文化,其實源于自1962年以來美國對古巴的經(jīng)濟封鎖。
![]()
![]()
在美國頒布對古巴經(jīng)濟封鎖的禁令之前,古巴的美系車占有很大一部分比例,有點“近水樓臺先得月”的意思。然而古巴的一場革命勝利,使它成為了美國的眼中釘,在美國對古巴經(jīng)濟制裁的大名單之中,汽車這種大宗消費品自然少不了。
雖然從1962年起,汽車工業(yè)落后的古巴就再也沒能進口美國車,但妙手回春的古巴技師卻總能做到讓這些老家伙如新車一般奔跑在路上。這里沒有精裝修的施工車間和科技化的設備,零落一地的鋼板、螺母、螺栓、生銹了的千斤頂以及各種走私零件,鑄就了具有古巴特色主義的“工匠精神”。
![]()
![]()
比如這輛在“廢工棚”下停著的雪佛蘭Bel Air,誰又能想到它比很多改裝大廠經(jīng)手打造的直線加速賽車更快呢?在古巴這種機械工業(yè)不發(fā)達的地方,技師們被迫采用了類似于“AMG一人一機”的操作模式——環(huán)境是簡陋了點,但匠心氣質這塊可是拿捏得死死的。強化缸體并配備了強大的機械增壓器之后,這輛Bel Air的最大功率已經(jīng)突破了1000馬力。
由于原車已經(jīng)有多處損壞,本土又搞不到能替代的零件,這些“機智”的古巴人只好從哥斯達黎加以偷渡的方式運來零件加以修復。當然這些零件也不完全是原廠件,比如其儀表飾板就是從一輛謳歌Integra Type-R上拆下來填補上的。
![]()
![]()
對于不太富裕的古巴人來說,養(yǎng)車的不菲開銷最終還是要靠車賺回來。在哈瓦那市中心,馬路上拉活兒的老爺車比比皆是。據(jù)當?shù)剀囍髡f,在哈瓦那的酒店周圍很容易拉到游客,其中也不乏有些富裕的游客愿意包車游覽哈瓦那城區(qū),一小時內(nèi)賺到100美元是常有的事。
![]()
![]()
截至2014年初,進口車的大門終于向古巴人打開,但可選購的車型中依舊沒有美系車的身影,且購買新車對于大部分古巴人來說也不太現(xiàn)實。首先,在古巴購買新車需要有相關資質的審批;其次,新車的價格在古巴也相當高昂,一輛起亞Rio在美國的售價為1.48萬美金,而到了古巴價格直接翻三倍。至于標致508這種中型車,在古巴的售價已經(jīng)達到了27萬美金,這個價格都足夠我們在國內(nèi)買一輛保時捷911了。
![]()
![]()
所以時至今日,老爺車在古巴人的交通出行中仍占據(jù)著不可替代的地位。即便在這些“光鮮亮麗”的車背后,充斥的是改裝和走私的地下非法生意。在古巴的每個人都明白這里的繁榮昌盛離不開活躍的汽車黑市,以至于他們自己也分不清這是種畸形的汽車文化,還是一曲經(jīng)典車的美麗贊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