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磚叔有時候看大家的留言,經(jīng)常有人會問:“XX車動力夠嗎?爬坡夠不夠力?”所以看得出,動力,是許多人所關心的問題。尤其是如今許多新車為了拉低售價降低油耗,往往會推出小排量車型。所以,各級別的家用車,到底多大馬力才算夠用?磚叔我今天就跟大家聊聊。
關于動力,可能大家只看重兩個參數(shù):一個是功率(馬力) , 一個是扭矩。而決定功率扭矩大小的 , 主要是看發(fā)動機的排量大小以及有無提升燃油效率的相關技術。
![]()
但是在決定一臺車性能好壞,并非全看發(fā)動機動力參數(shù),磚叔要跟大家說三個容易被忽視的東西。
首先第一個,叫做:比功率
比功率是什么?其實就是發(fā)動機最大功率/汽車總質(zhì)量( KW/kg) ,這是一個衡量汽車性能的重要指標, 一般來說比功率越大,車的性能就越好。
![]()
下面這臺車,叫作Caterham seven160, 是一臺英國"跑車" 。它搭載了一臺0.66L 的三缸混輪增壓發(fā)動機,最大馬力只有80匹(59kW) ,最大扭矩也只有區(qū)區(qū)107Nm,跟一臺1.0L的奧拓動力差不多。
![]()
但是,這臺車的0-100km/h加速時間只需要6.9s!為何能這么快?因為它的車重只有490kg,比功率是: 80匹馬力/0.49噸=163匹馬力/噸。
![]()
對比一下, 一臺2.0T的大眾帕薩特, 它的比功率是: 217匹馬力/1.6噸=135匹馬力/噸,百公里加速7.4s, 反而沒有只有80匹馬力的Cate rh a m seven160跑得快。
![]()
![]()
第二 看一臺車動力強不強 , 還要看動力輸出曲線
發(fā)動機動力輸出是遭循物理定律的,都是由低到高,然后再回落的一個做功趨勢。在動力相近的前提下 , 如何讓發(fā)動機最大功率/扭矩來得越早,保持得越持久,就往往就決定了一款車的加速性能是否夠好 。 工程師絞盡腦汁去調(diào)試調(diào)教 , 根據(jù)不同車的定位做出不同的動力輸出曲線,也是為了這個。
![]()
下面這個是某渦輪增壓發(fā)動機跟自然吸氣發(fā)動機的動力輸出曲線。通過藍線不難看出, 左邊的自然吸氣發(fā)動機只在400 0 rp m時達到最大扭矩;而右邊的1.6T渦輪增壓發(fā)動機在1800 rpm就達到了最大扭距,并且一直持續(xù)到3800 rp m 。所以為什么許多人說渦輪增壓車型"加速猛″ ,就是這個原因。
![]()
第三 決定一臺車加速性能或者說有沒有"勁兒"
還得看變速箱齒輪比
什么是"齒輪比" ?簡単來說,手動變速箱之所以要換擋,就是在改變變箱結(jié)內(nèi)不同直徑齒輪的搭配,從而達到"變速"的目標。換檔的過程中兩個大小不同的齒輪結(jié)合在一起,就會有不同的轉(zhuǎn)速比,它們跟齒輪直徑大小成反比,小齒率合傳遞動力至大齒率合時,它倆的轉(zhuǎn)速差、減速比以及扭矩放大的倍數(shù) , 都怡好等于兩個齒輪的齒數(shù)比例,這就是所謂的"齒輪比" 。
![]()
直自地說,齒輪比越大,輸出的擔失巨就越大, 加速力就強,但極速相對低;反之,齒輪比越小,輸出的扭矩越低,加速力就弱,但極速相對越高。很多入門級的微面、 MPV,即便是
1.2L、1.5L這樣的小排量,因為變速箱齒比往往設定得很大,所以前三擋開起來特別有勁兒。為什么說'五菱神車''能秒天秒地,主要原因就是這樣來得!
![]()
總結(jié)來講,動力與重量比、發(fā)動機動力輸出狀況、 變速箱才是決定一款車動力是否夠用的關鍵。那么到底用什么樣的標準,去判斷一臺車的"馬力“是否夠用呢?
磚叔認為,如果是車重在1000~1200kg左右的小型車, 1.5L左右自然吸氣或1.0T的渦輪增壓發(fā)動機就很好了。
![]()
![]()
如果是車重在1200 kg~ 1400 kg左右的緊湊級車,搭載2.0L左右的自然吸氣或1.2T/1.4T 的渦輪増壓發(fā)動機動力就不錯。但普遍來說, 1 . 6 L左右的緊法級車 , 動力就談不上多么充沛了。
![]()
![]()
如果車重超過1 5 00 kg以上的中級或中大型車2.4L自然吸氣以上, 2.0T、渦輪增壓以上的動力就很不錯了。如果是搭載2.0L左右的發(fā)動機,動力也基本夠用,但加速性能就相對一般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