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乘聯(lián)會公布了2020年2月汽車銷量排行榜,受疫情影響,2月份國內(nèi)狹義乘用車銷量僅25萬輛,同比下降78.7%,銷量規(guī)模僅相當于2006年2月,一夜回到14年前,雖然整體下降嚴重,但不乏亮點,在高端轎車榜單,特斯拉Model 3和奔馳C級分別以3900輛和3116輛獲得該榜單冠亞軍,兩車雖然動力來源不同,但同屬于豪華B級車,并且處于同一價位區(qū)間,在不限購的城市,兩車難免會讓很多用戶糾結(jié),讓我們來對比一下,到底誰更值得購買?
外觀篇
![]()
雖說純電動車不需要進氣格柵,但第一次見Model 3的前臉,還是有些別扭,倒是很有辨識度,而且居然看著看著就習慣了。兩側(cè)隆起的翼子板,和保時捷的車型有異曲同工之處,全LED大燈也是必不可少的,底部鋒利的前唇,增添了一股運動氣息。Model 3車身長寬高尺寸分別為4694*1850*1443mm,軸距為2875mm。側(cè)面來看,全尺寸的黑色玻璃頂加上溜背轎跑的設計,著實奪人眼球,但夏天最好還是再配個車頂遮陽板。隱藏式銀色門把手,有效降低風阻。前翼子板上的銀色側(cè)標帶有輔助駕駛的攝像頭。輪胎規(guī)格為235/45 R18。
![]()
奔馳C級分為行政版和運動版,今天我們選取更為熱銷的運動版。炫酷的家族式滿天星前中網(wǎng),配合中間的奔馳大標,霸氣十足。兩側(cè)為幾何多光束LED大燈,底部為AMG車身運動組件,前唇還有一條鍍鉻飾條貫穿。車身長寬高尺寸分別為4784*1810*1457mm,軸距為2920mm,作為加長版本,比Model 3大不少。側(cè)面相對來說,比較傳統(tǒng),貫穿車身的腰線,下方的側(cè)裙線營造俯沖感,底部有鍍鉻飾板裝飾,輪圈為五輻AMG造型。
![]()
Model 3的小鴨尾高高翹起,相當明顯。兩側(cè)為分體式LED大燈。底部也比較清爽干凈,并沒有太復雜的造型。
![]()
奔馳C級尾部則更豐富一些,同樣有小鴨尾,但稍微保守一些。兩側(cè)一體式的C形LED尾燈。底部為雙邊共兩出的鍍鉻排氣,并被貫穿底部的鍍鉻飾條連接。
內(nèi)飾篇
![]()
Model 3的內(nèi)飾走的是極簡科技風格。中間的15英寸大屏相當吸引眼球,幾乎集成了Model 3的所有功能。貫穿中控臺的木紋飾板,給人一種置身大自然的感覺,上方為貫穿式的空調(diào)出風口。三輻式多功能方向盤造型沒有那么精致,但只有兩個滾輪的操作方式,可以說把簡約做到了極致。
![]()
奔馳C級的內(nèi)飾可以說是同級豪華感最強的內(nèi)飾,三輻式平底多功能方向盤,按鍵帶有鍍鉻裝飾板,相當精致,和Model 3一樣,兩車均采用懷擋設計。12.3英寸的液晶儀表盤,相當酷炫。10.25英寸的顯示屏懸浮在中控臺中央,下方為三個圓形的空調(diào)出風口。中央扶手前方的手寫板為奔馳最新的COMMAND人機交互系統(tǒng)。
動力篇
![]()
國產(chǎn)版特斯拉Model 3搭載交流異步單電機,最大功率為175kW(238馬力),峰值扭矩為375N.m,采用52kWh的三元鋰電池,工信部純電續(xù)航里程為445km,官方0-100km/h加速時間為5.6秒,后置后驅(qū),懸架系統(tǒng)為前雙叉臂式獨立懸掛,后多連桿式獨立懸架。
奔馳C級共有三種動力版本,C200 L搭載1.5T發(fā)動機,最大功率為115kW(156馬力),峰值扭矩為250N.m,C260 L采用1.5T+48V輕混系統(tǒng),綜合最大功率為135kW(184馬力),峰值扭矩為280N.m,C300 L搭載2.0T發(fā)動機,最大功率為190kW(258馬力),峰值扭矩為370N.m,傳動匹配均為9速手自一體變速箱,有后驅(qū)和四驅(qū)版本可選,在官方公布的0-100km/h加速成績方面,即使是最大馬力的C300 L也需要6.3秒,要比Model 3差些。懸架系統(tǒng)前后均為多連桿式獨立懸架。
總結(jié):
車身外觀來說,加長版本的C級車身尺寸優(yōu)勢明顯,有AMG套件的加持,車頭和車尾也是奔馳設計的更好看一些,但車身側(cè)面Model 3的溜背轎跑造型更炫酷。內(nèi)飾完全是純電動車和燃油車兩個陣營杰出代表的對壘,可謂見仁見智。動力上,Model 3的5.6秒零百加速成績更讓人興奮。當然還要說一下特斯拉引以為傲的Autopilot自動輔助駕駛技術(shù),雖然要多花56000元,但沒有它,Model 3也失去了意義。如果是家里唯一的一輛車,小編還是偏向于奔馳C級,如果不止一輛,而且家里滿足充電樁的安裝條件,小編更推薦代表未來的特斯拉Model 3。
(運營人員:小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