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名阿里員工王先生被確診為急性髓系白血病,最后病故。王先生住過的自如房間被測出甲醛超標,有聲音認為,是空氣質量不合格的房間導致此悲劇發(fā)生。
這則新聞近日也持續(xù)發(fā)酵,引發(fā)了廣大吃瓜群眾對家居空氣質量的關注。但大多數(shù)人或許忽略了另一個地點——汽車內的空氣質量問題。
隨著普及率的不斷提高,汽車已經(jīng)成為人們在家、辦公室之外的重要“第三空間”。
有數(shù)據(jù)顯示,全國人均駕車上下班時間已近50分鐘,北京、上海、廣州等大城市的人均駕車上下班時間都超過1小時。
當我們與汽車相處的時間越來越多的時候,在這個給我們遮風避雨的小空間內,卻可能比家里、比室外環(huán)境存在更多的污染物,讓我們的健康受到影響……
早在2012年,大名鼎鼎的奔馳就曾鬧出過“毒車”事件。當年在中國銷售的奔馳車(進口與國產(chǎn)都有)出現(xiàn)大量有關車內異味的投訴,甲醛嚴重超標、地毯酸臭、有毒瀝青等等,此事甚至還被2013年的央視315晚會曝光,一時成為焦點。
同一年,國家環(huán)保部與國家質檢總局聯(lián)合發(fā)布《乘用車內空氣質量評價指南》正式開始實施,車內空氣質量第一次有了評測標準。
然而時至今日,仍然很少有車主關心車內空氣質量問題,頂多在買新車的時候靠主觀感受去聞一聞到底“臭不臭”——
要知道,車輛在生產(chǎn)時,因為塑料件、橡膠件、織物、涂料、粘合劑、皮革的大量使用,造成車內空氣中甲醛、苯、甲苯、二甲苯和TVOC等污染物超標。
現(xiàn)在,房屋室內的裝修污染逐漸得到大家的重視,但是車輛由于內部空間窄小,相對裝飾材料使用量更高,所以污染問題其實更加嚴重。
▲上圖據(jù)“易車網(wǎng)”
2012年的一次媒體測試中,七輛受測車輛中,有五輛車超標,其中四輛是甲醛超標,一輛為苯超標;而到了今年,易車網(wǎng)再次做了一次車內空氣質量測試,甲醛的“小弟”乙醛仍然是部分車型跨不過的坎兒……
車內污染和室內污染很相似,新車內部材料同樣會釋放損害人體健康的各種有機物。若長時間處于這種有“毒”環(huán)境中,人們的健康將會受到嚴重威脅。
與此同時,大多數(shù)車主對于車內空氣質量的認知,仍然存在許多誤區(qū)。
誤區(qū)一
沒有氣味就沒有甲醛污染
很多人認為自己的新車沒有味道,就不需要關注車內空氣質量了,但是甲醛在室內的含量超標0.1mg每方的話就會對我們人體造成傷害。但實際上,甲醛在0.15mg每方以下都是難以察覺的。
所以,聞不到氣味并不代表沒有甲醛,更加不代表甲醛不超標。但是長時間待在車里會感到各種身體不適的癥狀。
誤區(qū)二
豪車不需要擔心空氣質量問題
人們往往認為,價格昂貴的豪華車用材高檔、質量達標。就不會有空氣污染的產(chǎn)生。
雖然在豪華品牌中,確實有沃爾沃、DS這樣重視車內空氣質量,從用料到工藝上極其考究的品牌。然而車內空氣質量并不與價格正相關,豪車內部的皮革使用更多,反而有可能產(chǎn)生更多污染。
誤區(qū)三
汽車清新劑可以去除污染
在新車被檢測出來空氣質量不佳的時候,很多車主都會第一時間去買一些除甲醛產(chǎn)品,像是什么空氣清新劑,但它們都不具備除甲醛的功能,卻聲稱可以除甲醛。但僅僅只是空氣清新劑的味道蓋住了車內的異味,這個時候車內的空氣還會產(chǎn)生二次污染。
實際上,應對車內空氣污染最好的辦法,就是通風——每天在進入車輛前,不妨先打開車門車窗,將長時間密閉在里面的污染物釋放出來;在車輛行駛時,也盡量保持空氣流通。
或許有朋友要說了,冬天同時還有霧霾和PM2.5,如何兼顧通風和換氣呢?不僅目前具有空氣凈化功能的車型越來越多,只要是裝備的空調濾芯的車型,所有經(jīng)吹風口吹出的空氣,只要打開風機,都會被過濾凈化。
葫蘆俠曾經(jīng)做過測試,即使在空氣污染相對嚴重的冬季,使用外循環(huán),大多數(shù)車型都都能夠有效降低車內PM2.5,讓PM2.5指數(shù)達到50以下,也就是“優(yōu)”的標準。如此一來,通風換氣和防霾是完全不沖突的。
至于空氣凈化器,對于甲醛這樣的有機污染物效果并不一定都很好,而對付PM2.5既然空調濾芯已經(jīng)有用了,也不大需要多此一舉。
由此看來,保持好的車內空氣質量的標準姿勢是:夏季,多開窗通風;冬季,盡量多使用外循環(huá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