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2日,經(jīng)過12小時飛行,番茄哥從廣州來到法國巴黎,參加一場不一樣的新車上市發(fā)布,就在這天的上午(法國時間),牛電科技在巴黎盧浮宮帶來了自己的2款新車:M+與N-GT。一起來看看,新車有什么特點!
![]()
什么來頭
牛電科技成立于2014年9月,創(chuàng)始人及員工主要來自于華為,小米等國內(nèi)外頂尖科技公司,在過去三年,公司的小牛電動車一共推出了包括N、M和U三個系列,用戶騎行總里程突破10億公里。此次新車發(fā)布放在巴黎舉行,也是其市場全球化野心的體現(xiàn)。
![]()
![]()
新車價格
此次新品發(fā)布會。除了期待已久的M+亮相,還同時公布了另外一款高端電動車型N-GT。其中,M+歐洲售價2599歐元,國內(nèi)則有4個版本,售價區(qū)間4699-8999元;N-GT歐洲售價4499歐元,國內(nèi)售價為19999元。
發(fā)布會后,兩款產(chǎn)品將在海外發(fā)起眾籌。M+ 6月13日在京東首發(fā);N-GT會在6月13日在小牛電動官方商城國內(nèi)預售500臺。
![]()
![]()
![]()
![]()
什么亮點
高顏值延續(xù),騎行體驗提升
此前,M1曾獲德國紅點、美國IDEA、日本G-Mark、中國紅星、德國IF獎五項設計大獎。這次的M+外觀上延續(xù)了M1的經(jīng)典外觀設計,車頭燈設計辨識度極高。
![]()
同時,在車身工藝上提升用戶的騎行體驗。比如,加大加寬了車身軸距,選用更輕更強的桁架式車架,鑲嵌式一體化的車身塑件,舒適的前后液壓減震系統(tǒng)和堅固的鋁鈦合金后搖臂。配合車身形態(tài)的改變,M+將座高由原來的712mm提升到730mm,以維持騎行時腿部角度 90°、胳膊角度 125°拉線不變,讓騎乘更舒適。
此外,在車頭位置,M+增加了置物盒、掛鉤兩種選擇,物品放置更靈活。
二、續(xù)航里程更長,防盜能力加強
![]()
對于用戶關注的電池續(xù)航方面,M+搭載的智能鋰電與M1相比,最高續(xù)航提高到了130公里,一般城市通勤可做到一周工作日不用再充電。
至于用戶關心的防盜問題,M+的智能大腦已升級為 V3 版本的CLOUD ECU,可以與車身 13處部件的傳感器保持互聯(lián),每分鐘 200 次監(jiān)測、收集、分析車輛信息。另外,通過GPS與北斗雙重定位以及三模定位芯片,車主通過app就可以精準查看車輛位置,配合三軸加速度傳感器異動報警,基本不存在丟失的可能。
三、3種騎行模式,瞬間動力堪比125cc 級摩托車
![]()
![]()
發(fā)布會上亮相的另一款電動車N-GT,采用德國博世量身打造的全新電機,額定功率 3000w,瞬間爆發(fā)動力堪比 125cc 級摩托車。同時,采用了CBS 制動系統(tǒng),前后雙液壓減震,以確保制動安全。
N-GT擁有SPORT、DYNAMIC、E-SAVE三種騎行模式:節(jié)能模式下續(xù)航可遠至170km,而 SPORT 運動模式下,最高時速可達 70km/h。
什么槽點
價格,還是價格
雖然相對歐洲售價,此次2款新車在國內(nèi)的售價已經(jīng)足夠“驚喜”,但定位高端智能電動車的N-GT接近2萬元(預訂用戶有4000元優(yōu)惠)的價格,依然讓番茄哥覺得 “壕”無人性,這個價位,居家使用消費者估計難以接受。至于可玩性,這個價位可選擇的余地又過大,比如2018款本田CB125R。
另外,因為需要通過歐盟標準,這一過程需要5-6個月,N-GT的實際交車時間需要去到11月份,國內(nèi)用戶預訂要拿到實車,耐心也是一大考驗。
總結
面對國內(nèi)日益擁堵的交通狀況,電動踏板車確實是最佳出行替代方案之一,作為兩輪電動車領域的高端品牌,小牛電動此次遠赴巴黎發(fā)布的2款新品,高顏值,智能化讓人眼前一亮,在開拓國際市場的同時,作為絕對銷售主力的國內(nèi)市場,價格和部分國內(nèi)城市兩輪電動車政策將是銷量的最大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