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幾個人認識的車,也能當世界年度車了嗎?
DearAuto 2020-04-13 21:55:00 1
截止目前,美國新冠肺炎累計確診病例突破49萬例,原定于4月10日開幕的2020年紐約車展也早早就宣布延期至8月份。雖然車展延期了,但按慣例在每年紐約車展前夕公布最終結果的世界年度車評選卻并未受到影響。
4月8日,2020年度世界年度車最終結果出爐,名單如下:今年,即使在美貌與實力并重的馬自達3、馬自達CX-30的雙重”圍攻”下,起亞Telluride還是以758分的最高得分,一舉奪下世界年度車稱號。此外,起亞還憑借Soul EV這款車同時斬獲了“世界年度城市車”分項獎。相比之下,雖然保時捷也憑借Taycan收獲了“年度性能車”和“年度豪華車”兩個獎項,但起亞是兩款不同車型獲獎,而且其中一個是綜合性的大獎,無論從車型多樣性還是獎項分量來看,起亞的“一炮雙響”還是比保時捷的含金量更高一些。這次獲獎,無論對起亞,乃至對韓系汽車品牌而言,都是具有里程碑式意義的——因為這一次奪魁,是起亞,也是韓系車第一次。在此之前,起亞從未獲得過哪怕一個分項獎,更遑論世界年度車大獎。事實上,即使是全球年銷量超過400萬臺、品牌力更強勢一些的韓系車品牌代表——現(xiàn)代,也未能打破這種尷尬。所以,此次由全球年銷量還不足300萬臺的起亞奪魁,可謂是為韓系車爭了一口氣。長期以來,說起全球汽車巨頭,大家脫口而出就是豐田、大眾?!盃幾龅谝?,因為沒人會記得第二名”這話不假,但現(xiàn)代起亞集團作為一個擁有700萬臺龐大體量,且常年穩(wěn)居世界銷量前五的汽車集團,其實力還是不應該被忽略。論技術研發(fā)能力,現(xiàn)代起亞集團也是目前為數(shù)不多同時具備傳統(tǒng)燃油車、油電混動車、插電混動車、純電動車和氫燃料電池車量產能力的車企之一,且水平都處于領先水準。這種先進性,可以從車輛的能效中得到極大體現(xiàn)。據(jù)美國EPA發(fā)布的2020版《燃油經濟性指南》(以下簡稱《指南》),同為油電混動,尺寸更大的現(xiàn)代Ioniq Blue燃效為58MPG,甚至比“混動鼻祖”豐田Prius Eco(56MPG)更出色,是最新版《指南》里能效排名第一的混動車型;純電動的現(xiàn)代Ioniq Electric綜合工況百英里電耗25度,折合133MPGe,是最新版《指南》中能效位列第二的純電動車型;在FCV領域,現(xiàn)代Nexo Blue在綜合工況下每公斤氫可行駛60英里,能效也做到了與豐田Mirai(每公斤氫可行駛66英里)接近;有著現(xiàn)代在背后作強力支撐,同集團的起亞在技術研發(fā)方面的資源儲備自然也是相當充足。
以現(xiàn)代、起亞為代表的韓系車的實力,其實遠比我們想象中強得多。
回到起亞Telluride上,這款車實際上也是一款背靠現(xiàn)代的車型。它的姐妹車是集團旗下另一款中大型SUV——現(xiàn)代Palisade。比較尷尬的是,現(xiàn)代Palisade只止步于初選入圍名單,反而是起亞Telluride一路下來過關斬將,笑到最后,青出于藍勝于藍。如果大家對于起亞Telluride感到陌生,太正常不過了,因為這款車是妥妥的為美國市場而生,目前也只在北美市場銷售。因此,不難發(fā)現(xiàn),擁有方正的車身線條、寬大霸氣的前臉設計的Telluride,在風格上也是義無反顧地走上了典型的美式硬朗路線。很多人稱Telluride為“起亞的漢蘭達”,因為在尺寸上兩者確實相當接近,不過從紙面數(shù)值上看,Telluride會比漢蘭達更占優(yōu)一點。和現(xiàn)代Palisade共享同一平臺的Telluride,動力方面也是熟悉的配方——搭載上了同款3.8L發(fā)動機,可提供291hp(217kW)的最大動力輸出,與之匹配的是一臺8AT變速器。在美國,Telluride的起售價為31890美元(折合人民幣22.5萬元),這樣的價格在一眾主打性價比的日韓系同級車中已經非常有競爭力,挑戰(zhàn)歐美系就更不不在話下了——要知道,同級的福特Explorer,其搭載2.3T的入門車型也要價32765美元了。
不僅尺寸、動力、配置皆不輸主流同級標桿,價格上還有明顯優(yōu)勢,這樣高性價比的Telluride,即使作為“Three-Row SUV”的后來者,對美國消費者還是有著巨大吸引力的。數(shù)據(jù)最有說服力。去年3月份,是Telluride在美國上市后的首個完整銷售月,當月銷量已經有5080臺,去年全年銷量達58604臺,在起亞在美銷售的12款車型中,排名第六位,上市不到一年就已扛起了“銷量擔當”的重任。起亞Telluride和現(xiàn)代Palisade在美各月銷量對比2018-2019年起亞品牌在美銷售車型的銷量概況作為對比,已經征戰(zhàn)美國市場近三年的大眾Atlas(即國內的途昂),2019年在美國只賣出了81508臺,月均不到7000臺。作為一臺為美國市場量身打造的誠意之作,美國市場自然也沒有虧待Telluride——2020年度的北美年度車(NACTOY)同樣把“年度多功能車”的大獎頒給了Telluride。在美國叫好叫座,又是品牌全新的旗艦級SUV,兼具品牌重要性和市場重要性。講真,起亞Telluride在美國拿獎拿到手軟,一點毛病都沒有,我們甚至應該拍手稱好,畢竟這或許才是民心所向的年度之車。
但把世界年度車頒給這款車,個人認為,還是不能讓人服氣的。我大膽猜測一下,估計除了來自美國的評委會對這款車稍微感到親切以外,其他評委即使平日里閱車無數(shù),心中也應該不禁發(fā)懵——這車我都沒怎么接觸過,它能有多好?咱也不敢說,咱也不敢問??!至于要普通人去認可這個結果,自然就更難了。我敢打賭,如果不是這次獲獎,很多人可能還不知道有這么一款車。所以說,一個全球性定位的評選,還是應該選一些在世界范圍內都具有號召力的車型,否則最后只會淪為歐美評委的集體自嗨。普通人一看結果,這車自己都不認識,在自己的國家也買不到,它好不好與我何干呢?這個結果客不客觀,我無法判斷也無從置喙,不看也就罷了。
(本文僅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DearAuto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