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常有網(wǎng)友在評論和后臺留言中,向我們咨詢有關(guān)新車的問題,其中一種典型的問法就是,某某新車馬上就要上市了,想買,請問到底該不該買?看到這樣的咨詢信息,有時候真的又氣又笑,我們真想說:我也不知道。其實對于很多汽車媒體人也是一樣,就算是參加廠商組織的上市之前的新車試駕會,其實只有幾個小時的時間,真正能夠試出來的東西并不多,而且汽車試駕本身主觀性很強,沒有辦法做到絕對意義上的公平公正,而且類似可靠性、油耗這種東西,幾個小時的試駕也很難試出來。所以其實我們長期以來一直有一個觀點,那就是新車上市先不要急著買,除非是限量版車型,否則搶著買車,之后有很大概率是會后悔的。
![]()
其實我們很多消費者都不會在新車剛剛上市的時候就出手,大多都會觀望一陣子,但是有一些消費者車子還沒有上市就繃不住了,原因很簡單,每一款新車上市之前都會進行所謂的預(yù)售,也就是交上萬把塊錢的訂金,等新車上市之后,會在官方指導(dǎo)價的基礎(chǔ)上有一些優(yōu)惠,同時可能會附送一些基礎(chǔ)保養(yǎng)、裝修之類的東西,并且經(jīng)銷商回向車主表明,對于上市之后訂車的用戶,沒有這些優(yōu)惠,很多消費者經(jīng)受不住這樣的誘惑,便紛紛“投降”了。
![]()
事實上,對于一款車來說,最重要的東西不是一兩次簡單的試駕就能做出判斷的,不管是消費者還是媒體都一樣,舉個簡單的例子,我們在試駕一款新車的時候,經(jīng)銷商告訴你,這款車的動力很強勁,你上車試了一下,的確很強勁,但是你買到手之后,才發(fā)現(xiàn),這款車動力強勁的代價是超高的油耗,所謂的推背感是靠油堆出來的,而當時經(jīng)銷商可能給你的答案是,這是一輛試駕車,車主開不出這么高的油耗,我們這款車動力好、油耗還低!
![]()
所以我們在買車的時候,還是要留出一定的口碑積攢期,在我們看來,至少是半年時間,這半年時間,如果是銷量比較好的車,那么在網(wǎng)上、現(xiàn)實中都會很快出現(xiàn)一些車主,通過他們我們可以獲得這款車的正面和負面口碑,就算現(xiàn)在論壇、口碑水軍滿天飛,但是通過這么多口碑,我們一定是能發(fā)現(xiàn)一些共性的優(yōu)缺點,而這些優(yōu)點是不是你所需要的,缺點是不是你所能忍受的,基本上就一目了然了;而對于銷量不好、口碑也見不到多少的車,還買啥買?銷量這么差的車型以后維修、保養(yǎng)費用肯定不會低,果斷放棄就好了!所以留出半年的時間,相當于給我們一個觀察口碑、銷量的緩沖時間,對于絕大多數(shù)車型而言,都不是非買不可的,在偌大的中國車市,一定有整體相當?shù)奶娲囆?,如果急著買,買它們就好了嘛!
![]()
當然還有一點,需要多一點時間來觀察的就是價格,對于很多品牌來說,剛上市的時候信心滿滿,價格也相當堅挺,一副要干翻中國車市的樣子,但是幾個月之后,被中國車市收拾得服服帖帖,怎么辦,降價唄,所以我們看到很多車型,上市幾個月之后,價格一瀉千里,那么大家可以想想,那些一上市就原價購買的車主,是不是腸子都悔青了?多花了多少冤枉錢?
![]()
所以長期以來,我們一直有這樣的觀點,除了土豪、限量款這樣的關(guān)鍵詞俯身,對于我們普通人買普通車,千萬別急著上市就出手,尤其是新品牌的新車,更是如此,因為你連參考的對象都沒有!因此新車上市,等它幾個月也無妨,等到產(chǎn)品口碑趨于穩(wěn)定,價格降到平穩(wěn)的時候,再出手也不遲,可能到了那個時候,對于車輛方方面面了解得也差不多了,看重的優(yōu)點有,缺點可以接受,價格也到了沒多大下滑余地了,這個時候買車,是不是所謂的性價比就發(fā)揮到極致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