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處井底,目光往往短淺;而時常登高,心胸必然廣闊。
這是所有人都知道的道理,而這也是吉利帝豪向上馬拉松希望擴散和傳遞的正能量。
11月23日,“吉利帝豪向上馬拉松2019中國公開賽”在小蠻腰圓滿收官。比賽中總計近800名選手,成功挑戰(zhàn)65層、垂直高度為344.8米的廣州塔,為第三屆向上馬拉松畫上了圓滿的句號。
當天“向上馬拉松”也登上了微博熱搜,我們點進去發(fā)現,鄒市明、鮑春來、蘇炳添等奧運冠軍作為選手參與到了向上馬拉松中,比如拳王鄒市明就在微博中寫到:“第一次參加集體向上的活動,我在廣州小蠻腰,見證到了更多人向上的光芒。”
見證到更多人向上的光芒,這是鄒市民參加向上馬拉松的收獲和意義。而這一次,我這樣一個毫無體力而言的懶癌患者也在做了大半個月的思想斗爭中決定參與到這樣一個“跟自己較勁”的運動中,是的,我并不認為這是一個馬拉松比賽,對我而言,這只是一個運動,哪怕最后一名登頂,我需要戰(zhàn)勝的只有自己。而當我在登頂后,廣州全景盡收眼底,珠江腳下流淌,毫不矯情的說,真有一種“心胸開闊,人間值得”之感。
這是我參加這次向上馬拉松的收獲和意義。相信一千個人,就有一千種意義。那么吉利為什么要舉行一個自己的馬拉松,而且是向上的馬拉松呢?
十年前,或許我們想象不到,如今自主品牌會來到和合資品牌相同的賽道同場競速,而越來越多的消費者也會去品牌化的看待產品本身的實力而拋棄合資車選擇自主車型。這個過程中,吉利作為自主品牌向上的領跑者,更是深知自主向上的意義。
吉利的領跑向上,必須要從帝豪說起。十年前吉利帝豪誕生,從單一產品壯大為“帝豪冠軍家族”,始終保持每年升級迭代的頻率,以“品質、科技、時代感”實現對市場的領跑;而后以連續(xù)7年中國品牌轎車銷冠、成為唯一躋身全國轎車前十乃至前五的自主車型,實現銷量的領跑;以累計超過270萬用戶,成為A級/A+級市場多個細分領域的“冠軍家族”,實現對中國汽車品牌的引領,更成為中國汽車品牌最堅實的“脊梁”。
可以說吉利帝豪的“穩(wěn)如泰山”,充分展現了吉利的戰(zhàn)略定力;也正是始終秉持著勇于挑戰(zhàn)、不斷突破的向上精神,身體力行地將“向上”作為吉利汽車的文化底色,并將其作為吉利人的精氣神不斷傳承,吉利汽車和冠軍帝豪才能在當前的市場寒冬下巋然不動。
但對于吉利來說,這還不是終點。作為向上的過來人,看過了半山腰的風景,更懂山頂風景的珍貴。而今,吉利已經帶領自主品牌來到了全新的向上節(jié)點。
領克品牌就是吉利后半程向上馬拉松的先鋒角色。我們都知道,包括領克、WEY、星途等品牌,目前他們最主要的任務,就是品牌向上。
但吉利認為,要打造出真正的中國高端品牌,不能一味的將目標簡單的放在銷量上。比如現在領克70%的車型的售價在17萬以上,這個售價比例,對合資品牌來說也是他們的高端,所以一定沒那么容易。拿領克03+來說,它的售價已經接近23萬,來到了合資旗艦車型的價位,但欣慰的是,我們在它上市后的市場反饋中發(fā)現消費者并不會拒絕好產品,也不會看不上自主高端品牌。
所以這讓吉利更有信心,只要產品真正地好,并讓更多人能夠體驗到、感受到高品質以后,大部分消費者會改變以前的觀點,自主品牌后半程的向上就會越發(fā)有希望。
最后
就像我前面提到的參加這次向上馬拉松,包括很多不擅長運動的人鼓起勇氣參加一次馬拉松一樣,在參賽前,我們對自己所做的心里建設,我們的勝利絕對不是戰(zhàn)勝對手,也不是時間上的pb,而是戰(zhàn)勝自己。登頂后的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就是對自我的最佳犒賞。
而對于領克短期來說,沒有絕對的對手,不以銷量論英雄,更要關注品牌向上,真正實現中國品牌撐起20萬的高地,讓消費者認可20萬自主產品的價值,就是吉利和領克向上的意義。
2019年吉利向上馬拉松已經收官,但吉利品牌向上的馬拉松不會止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