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財經國家周刊》記者 路夢怡
近期,關于特斯拉上海工廠開始全面投產的消息頻繁傳出。雖然特斯拉方面表示一切以官方消息為準,但網上流傳的視頻顯示,除了成型的廠房之外,一輛Model 3已經出現在特斯拉上海工廠的測試跑道上,投產跡象明顯。
![]()
網上流傳的特斯拉上海工廠航拍圖
在中國市場,特斯拉一直順風順水,國產化進程飛速。這得益于它享受的一系列優(yōu)厚待遇,股權、地價、借款,當然,還有不少中國消費者的追捧。但隨著自身“流量”越來越大,特斯拉在中國市場的消費群體已發(fā)生改變。早期購買特斯拉的人更注重的是特斯拉的品牌,而如今,不少消費者對價格、配置等細節(jié)方面十分關注。就目前公布的消息來看,國產特斯拉能讓中國市場的消費者滿意嗎?Model3是特斯拉上海工廠投產的首款主力車型,也是最受消費者關注的車型。10月,在特斯拉的中國官網中,Model 3的介紹已發(fā)生變化:原來進口版本的“標準續(xù)航版”不見,取而代之的是“標準續(xù)航升級版特斯拉中國”,價格為32.8萬元,官網顯示預計交付日期為6至10個月,目前已經開始接受訂單。從價格來看,國產Model 3(標準續(xù)航升級版)售價比從進口版本便宜3.6萬元左右,但如果仔細對比會發(fā)現,這3萬多元差價,特斯拉會用其他方式“補”回來。
國產與進口版Model 3對比
根據官方資料,32.8萬元只是國產版Model 3的基礎價格,在官網的購買流程中,選擇好外觀和內飾后,消費者會進入到Autopilot自動輔助駕駛系統(tǒng)頁面。這是特斯拉最有賣點的一項技術,在進口版Model 3上,這個配置是標配。而在國產版上,它變成了一項要自主選擇是否安裝的配置。
根據官方信息,國產版本中,消費者要再掏2.78萬元,才能擁有這項配置,按此計算,相比進口版,國產版Model 3的價格優(yōu)勢要縮減至1萬元左右。再來看看新能源汽車市場普遍關注的續(xù)航問題。特斯拉創(chuàng)始人馬斯克曾表示,上海工廠不會投產高性能車型,只會投產標準續(xù)航升級版,最多是中續(xù)航版本。在官方公布的性能數據里,國產版Model 3的續(xù)航里程將是460公里,百公里加速時間5.6秒,最高時速225千米/小時。這些數據,不僅低于進口版,放在自主品牌中優(yōu)勢并不明顯,在當下的中國市場中,多數中高端新能源車型續(xù)航里程門檻已經是500公里,加速時間也快于國產Model 3。
除了價格和性能,新能源車購車優(yōu)惠一項,國產版特斯拉可能也會被“閹割”。
由于上海工廠是首家外資全資的工廠,因此國產特斯拉車型目前的定位也較為特殊,介于“進口車”和“合資國產車”之間。雖然根據現行《免征車輛購置稅的新能源汽車車型目錄》(第二十六批),自2019年8月30日起至2020年12月31日,現在銷售的特斯拉車型還能享受購置稅減免政策,但由于國產Model 3的具體交付時間還很難確定,投產后,補貼、車牌搖號等多種政策都還是未知數。對于不少消費者而言,買之前除了研究價格,還要看是否好開?特斯拉的智能操控系統(tǒng)雖然夠黑科技,但內飾做工和用料方面,一直被消費者調侃像廉價車,比如鈑金接縫不整齊,甚至還有缺角的情況,美國消費者對這些問題投訴不斷,Model 3在全球出現的多起自燃事故,也引發(fā)外界對特斯拉安全性的質疑。在中國,除了相似的質量問題,特斯拉車型的漢化系統(tǒng)也被詬病。由于車載QQ音樂、微信等應用軟件不是通過中國市場的測試后接入,而是直接通過美國的技術部門直接接入的,中文操作系常常出現死機現象,很影響用戶體驗。今后上海工廠生產的國產特斯拉,能否在硬件調試、軟件升級等方面,做到因地制宜?這就要看上海工廠的供應鏈以及生產線等標準,是否會達到相應的標準。
![]()
疑似特斯拉上海工廠內部圖,未得到官方證實
根據公開消息,目前,特斯拉正在中國建立一支重要的工程團隊,負責工廠和車輛的軟件/固件研發(fā),中國工程團隊將負責上海工廠和汽車的原型工程開發(fā)工作,這可能會使國產特斯拉的系統(tǒng)更加本土化。供應鏈方面,特斯拉的外國供應商同步進駐上海臨港,Model3的汽車玻璃供應商圣戈班在臨港建立了一個工廠。國內供應商方面,均勝電子、三花智控、天齊鋰業(yè)、贛鋒鋰業(yè)等成為特斯拉的選擇。小步快跑,快速迭代,是所有造車新勢力的生產模式。馬斯克也曾說過,特斯拉的一切都可以為效率讓步。創(chuàng)造“特斯拉速度”的上海工廠同樣踐行了“效率為王”的理念,不到一年時間準備上馬生產。但一臺車要具備優(yōu)良的做工、嚴絲合縫的品控,需要一個完整的項目周期測試,上海工廠如此迅速下線的車輛,是否經得住質量考驗?在產品之外,特斯拉在中國的戰(zhàn)略布局,似乎還處在梳理階段,這對于中國消費者來說,不是個好消息。首先,特斯拉的銷售策略十分任性,價格的反復已磨掉了部分消費者的好感。
今年年初,Model 3等車型在中國發(fā)起“四連降”,最高降價幅度達28.68%,導致不少消費者在門店拉起橫幅抗議,隨后特斯拉的解決方案也沒有得到所有車主的認同,讓不少中國車主對特斯拉失望。而就目前32.8萬元的標價來看,中國消費者也還無法享受到馬斯克此前承諾過的“便宜三分之一”的價格。馬斯克曾表示將關閉大部分商店并僅在網上銷售,部分中國市場門店也陸續(xù)關停,如北京大悅城店、深圳海岸城店、廣州白天鵝店、等等。但之后,馬斯克又表示,僅關閉之前說過的大約一半的門店,要繼續(xù)加強線下布局。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秘書長崔東樹認為,特斯拉應該穩(wěn)定線下展廳渠道,實現更好的全方位服務,而不是降價裁減渠道展廳的簡單粗暴模式。同時,雖然特斯拉對中國市場十分重視,但特斯拉一直沒有形成穩(wěn)定的中國市場團隊。目前,特斯拉中國內部各職能負責人,公共充電業(yè)務、售后服務、市場部以及公關部等負責人紛紛離職。而當上海工廠陸續(xù)步入正軌時,特斯拉將會擁有供應鏈管理、本地化研發(fā)等更多的事項,這必然會導致中國團隊的擴張,管理難度劇增。一些消費者擔心,沒有穩(wěn)定團隊與銷售服務體系的特斯拉,買車和用車體驗會可能都受到不小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