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試駕車型 斯柯達柯珞克 230TSI
![]()
來者何車
大眾目前手頭上國產(chǎn)的SUV大多是中型或以上的產(chǎn)品,例如柯迪亞克、途觀L、途昂等,中低端SUV陣營依然是一片空白。定位入門級緊湊型SUV的斯柯達柯珞克,則是大眾進軍中低端合資SUV市場打響的第一炮。
![]()
柯珞克會提供230TSI和280TSI兩種動力,分別搭載1.2T、1.4T發(fā)動機。磚叔今天試駕到的柯珞克為230TSI入門配置車型,配備1.2T發(fā)動機和7擋雙離合變速箱,相信是售價最低的自動擋車型之一,也因此很可能是整個車系中最為走量的車型。
車型檔案
![]()
磚叔說真的
柯迪亞克縮小版
![]()
![]()
柯珞克在外觀上有很多與柯迪亞克直接相關(guān)的元素,比如前臉上的家族式多邊形進氣格柵以分體式車燈以及C形尾燈等,整體視覺效果就相當于柯迪亞克的“等比例縮小版”。
![]()
作為低配車,這臺柯珞克的燈組采用了全鹵素光源,近光燈帶有透鏡,LED日間行車燈位于霧燈上方,面積很小。高配車型則采用了全LED光源,LED日間行車燈帶位于大燈下方。
![]()
中高配車型采用18寸大輪轂,這臺低配車搭載的是一套17寸輪轂,鏤空的C字造型硬朗,放在一臺SUV上再合適不過了。搭配的輪胎是來自韓泰,規(guī)格為215/55 R17。官方稱,柯珞克還有一套小尺寸的16寸輪轂,磚叔推測它將會裝備在入門級的手動擋車型上。
![]()
C字造型的尾燈看上去非常別致,內(nèi)部的LED示寬燈點亮后也相當漂亮,在黑暗環(huán)境下具有頗高的辨識度。這處設(shè)計完全體現(xiàn)了斯柯達“水晶切割”的設(shè)計理念,以鋒利的線條來營造出剛中帶柔的美感。
經(jīng)濟適用的車廂氛圍
![]()
與外觀相呼應,柯珞克的內(nèi)飾和柯迪亞克同樣具有很高的相似度,經(jīng)典的元素一樣不缺,比如綠色和白色搭配的儀表盤、細長的空調(diào)出風口以及分區(qū)明確的中控臺。
![]()
![]()
柯珞克在材質(zhì)上的運用也對得起定位,中控臺上方以及中部都用上了大面積的軟質(zhì)搪塑材料鋪陳,起碼比同價位很多其他合資SUV都要厚道。不過受制于成本和定位,四扇車門和中控其他地方都只是硬邦邦的塑料件。
![]()
![]()
而且,千萬別指望這臺低配車能有什么高端奢華的配置。9英寸液晶觸摸屏、帶自動駐車功能的電子手剎、自動泊車系統(tǒng)、ACC自適應巡航、前方安全輔助系統(tǒng)、一鍵啟動……這些都是高配車才有的裝備。不過,低配車倒是有很多消費者都喜歡的全景天窗、定速巡航、胎壓監(jiān)測以及四門車窗一鍵升降,盡管樸素,但是也夠用了!
同級領(lǐng)先的內(nèi)部空間
![]()
![]()
低配的柯珞克配備手動調(diào)節(jié)的織物座椅,填充物偏硬,但除了前后排的座墊都偏短外,各向承托力都不錯,能保證不俗的舒適度。不過,后排座椅靠背偏直,而且不能調(diào)節(jié)角度,所以坐起來還是偏正襟危坐一些。
![]()
那么,柯珞克的乘坐空間夠用嗎?事實表明,空間不僅足夠,而且還是同級最充裕的之一。如圖所示,身高176cm的體驗者在調(diào)整好前排座椅后,在后排依然能獲得一定量的頭部空間以及腿部空間,比以空間大著稱的其他同價位日系SUV都要大,證明加長手術(shù)頗有成效。
![]()
和很多大眾其他車型一樣,柯珞克的后排中部有著很高的隆起,所以三人同行時注定中間的乘客不會特別舒服。而且低配的柯珞克并沒有配備后排出風口,也沒有中央扶手,但看在這兩個USB接口的份上,磚叔建議還是原諒TA吧!
![]()
![]()
看完了乘坐空間,再看看柯珞克的后備廂空間吧!常規(guī)狀態(tài)下,柯珞克的后備廂空間已經(jīng)非常寬敞了,而且由于備胎布置得比較低矮,所以垂直高度很大。不過有得有失,過低的后備廂地臺導致后排座椅在放倒后不能隱藏在地臺下,沒法形成真正的載物平臺。
人格分裂的動力系統(tǒng)
![]()
前面提到,這臺柯珞克 230TSI搭載的是一臺1.2T四缸發(fā)動機。這臺發(fā)動機替代了大眾原有的1.6L自然吸氣發(fā)動機,動力上特別是扭矩占有比較大的優(yōu)勢。在一向以換擋迅速聞名的7擋雙離合變速箱的加持下,想必這臺小排量的柯珞克動力應該沒問題吧?
![]()
沒想到第一腳油下去,磚叔就發(fā)現(xiàn)問題了。在D擋下,柯珞克的動力系統(tǒng)完全是省油的取向。這時候,油門響應非常遲緩,起步時變速箱也會盡快升上2擋。如果加速時不深踩至一半以上的行程,就會有很“肉”的感覺。
![]()
其后變速箱升擋的節(jié)奏也非??欤囁賱傔^60km/h便會升至7擋,盡量壓低發(fā)動機轉(zhuǎn)速。降擋響應很快,但也必須踩至一半以上行程,否則變速箱會用原來的擋位慢慢“悠”上去。而且由于此時處于發(fā)動機共振區(qū),車內(nèi)能感覺到明顯的低頻共振,影響駕駛體驗。
![]()
而在換用S擋后,柯珞克的動力表現(xiàn)馬上大有改觀,油門響應明顯加快,變速箱也會押后升擋時機,不再給人以遲鈍的感覺。所以概括地講,D擋和S擋等同于是經(jīng)濟模式和運動模式,表現(xiàn)非常分裂,缺乏一個真正意義上適合日常行車的普通模式。
![]()
柯珞克的駕駛品質(zhì)符合磚叔預期。低速轉(zhuǎn)向偏輕,速度加快后加重而且精準度上升,用起來很順手。盡管只用了一套后扭力梁式非獨立懸掛,柯珞克對細碎振動的過濾比柯迪亞克更加到位,只是大振動的濾振動作并沒有那么扎實、厚重,不過還是要比同價位的日系SUV來得更有質(zhì)感。隔音也是同級SUV里表現(xiàn)最好的之一,胎噪不大,只是高速風噪比較明顯。
一磚定音
從實際體驗上看,柯珞克的總體表現(xiàn)對得起“德系SUV”的名號。雖然不少方面其實都存在一定的瑕疵,但由于市場上的對手也存在的同樣多甚至更多的缺點,讓柯珞克成為綜合表現(xiàn)最佳的一個,無論是靜態(tài)用起來還是動態(tài)開起來。雖然這臺低配車配置比較樸素,但如果售價能定在14萬元左右,相近的價格下,柯珞克顯然是更加明智的選擇。
![]()
那么,它的最終售價究竟會是多少呢?這個問題得留到3月上市的時候才能解答。另外劇透一下,斯柯達還會在今年推出一款定位比柯珞克更低的小型SUV(官方代號Model Q),售價還會進一步下探至10萬元的區(qū)間。這兩款SUV的先后入市,必然會對以日系車為首的入門級SUV市場造成不少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