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入10月,寒露過后,冷空氣襲來,全國許多地方都迎來了降溫,尤其是北方地區(qū),而南方的某些城市,還處在水深火熱中。
![]()
磚叔為什么突然播起天氣預報了呢?因為天氣一冷,就引出了咱們用車時一個老生常談的問題:車窗起霧怎么辦?別小看這個問題,國慶節(jié)磚叔回家時,發(fā)現(xiàn)親戚中有些老司機都不知道如何處理,還在用毛巾擦啊擦。今天磚叔就來好好說這個問題。
![]()
車窗內(nèi)部起霧,主要是因為秋冬季或者是雨天,車內(nèi)外溫差較大,同時車內(nèi)有一定濕度所導致的。由于上述環(huán)境下車窗玻璃溫度較低,我們在車內(nèi)呼出的水蒸氣和車內(nèi)空氣中的水蒸氣碰到冰冷的玻璃,就會立刻液化,讓透明的玻璃霧化。這跟夏天的冷飲上會凝結(jié)水珠是一個道理。
![]()
![]()
前擋風玻璃上一旦起霧,就會嚴重影響駕駛視線,危及駕駛安全,下面磚叔就交給大家?guī)追N簡單可行的方法:
![]()
之前說了起霧的關(guān)鍵是溫差和濕度,所以如果將車窗打開,一來可以平衡車內(nèi)外的溫差,二來可以降低車內(nèi)的空氣濕度,這樣一來玻璃上的霧氣自然很快就消散了。但是這個方法只適合溫度還不算太低的秋天,在冬天和雨天不太適用。
![]()
![]()
除了上面這個“中和法”,我們還能采用“隔離法”,具體做法為打開空調(diào)A/C,開啟外循環(huán),把風向選擇為吹擋風玻璃,并將風量調(diào)至最大。這樣一來干燥的冷風會在擋風玻璃上形成一道“風墻”,從而阻止水蒸氣在玻璃上聚集,也能起到除霧的效果。但是這個方法在寒冷的冬天不適合使用,不然會凍得夠嗆。
![]()
![]()
第3個方法,磚叔把它稱為“烘干法”,在寒冷的天氣,這個方法最為適用。具體做法與“隔離法”基本相同,只是將冷風改成了溫度較高的熱風,直接將擋風玻璃上的水霧吹干的同時,還能加熱玻璃,不讓新的水蒸氣附著上去,最關(guān)鍵的是,這招還能保證車內(nèi)暖和。不過這方法在剛開始的時候會加劇霧氣的產(chǎn)生,莫慌,稍等片刻就好。
![]()
![]()
以上三個方法,有各自適用的環(huán)境,除霧的速度和效果也有所差異,各位車友需要根據(jù)實際情況選擇最合適的方法哦!如果看完覺得有幫助,不妨分享給需要的朋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