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車以后 對比評測】說到中型豪華車市場的暢銷車型,那絕對繞不開寶馬3系、奔馳C級和奧迪A4L,很多人在考慮購買其中一款車型時,都會拿另外兩款去做對比。上個月,寶馬全新一代3系正式上市,三足鼎立的局面似乎又出現(xiàn)了一些變化,正所謂打鐵趁熱,為了讓大家更全面地了解這三款車型的差異,今天我們湊齊了這三位老對手。此外,這次我們還同場加戲,帶來了一位新朋友——特斯拉Model 3,看一看這四款車型在有車以后的PT8-120評測體系下的表現(xiàn)如何。
第七代寶馬3系于2019年的6月份正式上市,我們此次拿到的是325Li M運動曜夜版車型(下文簡稱:寶馬3系),相比老款車型它有著更寬的熏黑前進氣格柵、更犀利的大燈組以及更大的車身尺寸, 從遠處看去散發(fā)出來的氣場和5系非常接近。
在奔馳C 260 L運動版車型(下文簡稱:奔馳C級)上,你能看到奔馳家族標志性的點陣進氣格柵,在陽光下能夠呈現(xiàn)出非常靚麗的光影效果。奔馳C級的外觀設計也向自家的大哥S級看齊,優(yōu)雅與氣場并存。
和奔馳C級不一樣的是,奧迪A4L 40TFSI運動型(下文簡稱:奧迪A4L)身上運用了大量平直硬朗的線條,造型棱角分明,整體給人感覺簡潔干練,就像一個穿著整齊的西裝,意氣風發(fā)的商務人士。
特斯拉Model 3長續(xù)航全輪驅動版(下文簡稱:特斯拉Model 3)無疑是這四款車中最具未來感的車型,封閉式的前進氣格柵,看上去有點“萌萌噠”,再配合圓潤飽滿的車身線條,看上去緊湊而富有力量感。
四款車型大燈組都采用了LED光源,但不同的是奔馳C級選裝了幾何多光束大燈組,內部由84顆可以獨立控制的LED光源組成,在遠光狀態(tài)下可以甄別對向來車及行人,陰影化該區(qū)域,避免晃到車輛和行人。而奧迪A4L則選裝了矩陣式LED大燈組,它同樣可以實現(xiàn)對光源進行單獨控制,自動控制遠近光切換,避免對對向來車或者行人造成干擾。
寶馬3系的車身長度、高度、軸距是四款車型中最大的,側面設計也非常修長,經(jīng)過加長的它恍惚給人一種5系的感覺,奔馳C級和奧迪A4L緊隨其后,軸距也都超過了2900mm,而特斯拉Model 3是這四臺車中最小的,但從側面看特斯拉Model 3類似coupe的造型給人一種蓄勢待發(fā)的感覺,力量感更強。
寶馬3系配備的是主打操控性的普利司通泰然者系列輪胎,規(guī)格為前225/40 R19、后255/40 R19。
奔馳C級匹配的是馬牌Comfort Contact CC6輪胎,該輪胎是一款主打靜音性的產(chǎn)品,尺寸為前225/40 R19、后255/35 R19。
前驅的奧迪A4L裝配的是主打操控性的米其林PILOT SPORT 4系列輪胎,尺寸前后一致,均為245/40 R18。
特斯拉Model3配備的是來自韓泰的萬途仕EVO3系列高性能輪胎,尺寸為235/45 R18。
車尾造型上,四款車都延續(xù)了各自家族式的設計風格,總結來說,寶馬3系層次感更強,奔馳C級的線條更柔美,奧迪A4L棱角分明的設計看上去更加干練,而特斯拉Model 3的車尾看上去更像一個小號的Model S,視覺效果比那三位更飽滿一些,當然,它的動力也更強。
在這四款車型中,有三位是來自德國的老牌豪華品牌,一位是代表未來的國際“網(wǎng)紅”特斯拉,它們售價都超過了30萬元,那誰在車身的裝配工藝和漆面噴涂工藝上誰更勝一籌?
經(jīng)過我們實際測試,奔馳C級的車身平間隙為3.08mm,在四款車中最小,奧迪A4L的車身平均間隙為3.75mm,為四款車型中最大,寶馬3系和特斯拉Model3的車身平均間隙為3.41mm和3.29mm。
四款車中車身間隙最大差值最小的是寶馬325Li達到了1mm,奔馳C 260 L和奧迪A4L為1.5mm,特斯拉Model3排在最后,達到了2mm。
綜合來看,在整車的裝配工藝上,寶馬3系和奔馳C級的表現(xiàn)不相伯仲,之后依次是奧迪A4L和特斯拉Model 3。
漆面噴涂方面,四款車型中平均漆面厚度最大的是奧迪A4L,達到了139μm,特斯拉Model 3為108.6μm,在四款車型中墊底。漆面厚度最大差值最小的是奔馳C級,僅為7.7μm,最大的特斯拉Model 3達到了37.4μm。
綜合來看,四款車型在漆面噴涂上,奔馳C級表現(xiàn)最佳,其次是奧迪A4L、寶馬3系和特斯拉Model 3。
全新寶馬3系內飾變化非常明顯,長軸車型全系標配的12.3英寸全液晶儀表,少了些機械感,多了些科技感。如果老寶馬3系內飾風格是充滿經(jīng)典、機械元素的運動感,那么這全新寶馬3系的內飾設計則更具有豪華和科技感。
奔馳C級的內飾設計非常符合奔馳的調性,全新樣式的多功能方向盤采用了觸摸式按鍵,將豪華與科技相結合。多媒體中控屏下方采用了木紋樣式的飾板,營造出了奢華、優(yōu)雅的內飾氛圍。
科技作為奧迪的代名詞,在奧迪A4L的內飾上展現(xiàn)得淋漓盡致。12.3英寸全液晶儀表、懸浮式多媒體中控屏等等自然都是有的,雖然奧迪A4L這套內飾設計已經(jīng)是3年前的產(chǎn)物,不過現(xiàn)在看起來依舊不過時。
特斯拉Model3的內飾設計是最具未來科技感和簡約風格的,不僅空調出風口采用了隱藏式設計,而且也取消了傳統(tǒng)車型上的儀表盤,車上全部的信息以及功能按鍵幾乎都集中在這塊15英寸的多媒體中控屏中。而大尺寸的屏幕以及非常多的功能設置,也讓這塊多媒體中控屏成了一個指紋收集器。
至于中控臺的用料方面,四臺車的表現(xiàn)都非常不錯。中控臺上下都采用了軟質材料做包括,中間飾板則由金屬飾板以及木質飾板做裝飾,內飾用料都非常足。
從實測數(shù)據(jù)來看,Model 3、奔馳C級前排的頭部空間較為充裕,Model 3的橫向空間也非常充裕,不過座椅乘坐舒適性一般。在后排頭部、橫向空間方面,寶馬3系的優(yōu)勢較為明顯,而且座椅包裹性、乘坐舒適性都非常不錯。因為Model 3是一款電動車,所以它的后排地臺為純平,極大的提高了后排中央乘客的乘坐舒適性。不過遺憾的是,Model 3后排并未配備中央頭枕,在發(fā)生事故時,容易提高后排中央乘客的受傷的幾率。
在后排座椅不放倒的情況下,我們將四輛車的后備廂堆滿了標準大?。?0*30*30厘米)的紙箱,實測結果為寶馬3系和奧迪A4L都可以放下8個紙箱,特斯拉Model 3可以放下7個紙箱,而奔馳C級只能放下5個紙箱。不過,奧迪A4L和特斯拉Model 3的后排都可放倒,后備廂可拓展空間非常大。
聊了這么多關于外觀、內飾、做工用料方面的東西,那么這四臺車的加速、制動性能表現(xiàn)表現(xiàn)如何呢?我們接著往下看。
寶馬3系搭載了一臺2.0T渦輪增壓發(fā)動機,最大功率135kW(184馬力),最大扭矩300N·m,與之匹配的是8速手自一體變速箱。起步時,寶馬3系最大加速度達到了0.8g,整個加速過程中,可以明顯感覺到推背感。經(jīng)過多次測試,寶馬3系0-100km/h最快加速成績?yōu)?.6s。
輪胎方面,寶馬3系采用的是普利司通泰然者系列輪胎,主打操控性。在車速達到105km/h左右時全力制動,寶馬3系車身有一定的前傾。從數(shù)據(jù)圖中可以看出,在整個制動過程中,加速度基本保持在-1.2g左右。經(jīng)過多次測試,寶馬3系100-0km/h的最好制動距離為38.74m,成績非常優(yōu)秀。
奔馳C級搭載的是代號M264的1.5T+48V輕混系統(tǒng)發(fā)動機,最大功率135kW(184馬力),最大扭矩280N·m,相比之前的2.0T發(fā)動機,在最大扭矩上要低了20N·m。采用彈射方式起步時,發(fā)動機的轉速可以拉升至2500rpm左右,松開剎車輪還會出現(xiàn)短暫打滑。在整個加速過程中,C級最大加速度接近0.5g,有一定的推背感。經(jīng)過多次測試,奔馳C級0-100km/h的最快加速成績?yōu)?.4s。
奔馳C級輪胎采用的是馬牌CSC5輪胎,該輪胎主打靜音性,并兼顧干、濕地的抓地能力。在車速達到105km/h左右時全力制動,車輛有輕微的點頭。整個制動過程中,加速度基本保持在-1g左右。經(jīng)過多次測試,奔馳C級100-0km/h的最好制動距離為37.08m,成績要優(yōu)于老對手寶馬3系和奧迪A4L。
奧迪A4L搭載的是一臺2.0T低功率版本的發(fā)動機,最大功率140kW(190馬力),最大扭矩320N·m,與之匹配的是7速雙離合變速箱。起步時,輪胎會出現(xiàn)短暫的打滑,加速度可以達到0.5g。整個加速過程中,車輛加速度基本維持在0.4g左右,有一定的推背感。經(jīng)過多次測試,奧迪A4L的0-100km/h最快加速成績?yōu)?.89s,僅次于老對手寶馬3系。
奧迪A4L采用的米其林PILOT SPORT 4系列輪胎,主打操控性能。在車速達到105km/h左右時全力制動,有明顯的點頭現(xiàn)象。整個制動過程中,加速度基本保持在1.1g左右,制動力較為穩(wěn)定。經(jīng)過多次測試,奧迪A4L的最好制動距離為37.75m。
特斯拉Model 3采用雙電機設計,電動機總功率為258kW(351馬力),光是數(shù)據(jù)就要領先對手一大截,而且電機瞬間爆發(fā)的扭矩完全是“犯規(guī)”操作,這場比賽也是贏得毫無懸念。在將油門踩到底的瞬間,可以一直感覺到強烈的推背感,整個加速過程中,加速度一直保持在0.8g左右。經(jīng)過多次測試,Model 3的0-100km/h最好加速成績?yōu)?.52秒,接近超跑的成績。
至于100-0km/h的制動成績,Model 3也是四車中制動距離最短的,經(jīng)多次測試,剎停距離為35.32m。這性能這個環(huán)節(jié)中,特斯拉Model 3以絕對的加速、制動性能,獲得第一名。
固然,性能是衡量一輛車的價值指標之一。但汽車本身作為一個交通工具,絕大部分時間都是用來服務出行的,所以,汽車的舒適性對絕大多數(shù)消費者來說都是最重要的。在舒適性測試環(huán)節(jié),我們主要考察四車的底盤濾振性和不同時速下的車內噪音表現(xiàn)。與以往PT8-120舒適性測試不同的是,我們此次減振測試中的車輛都接近滿載狀態(tài),每輛車都有四個成年人(包括駕駛員),得出的實測結果也將更加貼近日常用車的實際情況。
寶馬3系采用的是前雙球節(jié)彈簧減振支柱前橋+后多連桿式獨立懸掛,在減振測試中,寶馬3系以20km/h的時速經(jīng)過4組連續(xù)減速帶后,平均撒出的水量為40ml。
奔馳C級懸掛采用的是前多連桿式獨立懸掛+后多連桿式獨立懸掛,懸掛非常有韌性,一定程度上過濾了部分坑洼路面的起伏和沖擊。最終,經(jīng)過三次測試,其平均灑出水量為40ml,這樣的成績和寶馬3系一致,優(yōu)于Model 3,略遜于奧迪A4L。
奧迪A4L懸掛也采用的是前多連桿式獨立懸掛+后多連桿式獨立懸掛,底盤厚重扎實。在經(jīng)過減速帶時,奧迪A4L的濾振能力出色,乘坐舒適性非常不錯。在車載四人的前提下,平均撒出水量為30ml,在四車中的成績最好。
特斯拉Model 3作為四車中唯一一臺純電動車,無論是驅動方式還是車身結構,都與傳統(tǒng)燃油車有很大的區(qū)別。Model 3電池組位于車身底部,車身重心非常低,懸掛方面采用的是前雙叉臂式獨立懸掛+后多連桿式獨立懸掛,不過在駕駛時既能感受到Model 3非常硬朗的懸掛調校,最終這個測試里它其平均撒出水量達到了50ml。
此外,我們還對這四臺車在不同速度下的噪音情況作了測試,在靜止/怠速狀態(tài)下,搭載了電動機的特斯拉Model 3自然是四臺車中最安靜的。隨著車速的提升,Model 3車內的胎噪、風噪就非常明顯了,在四臺測試車型中表現(xiàn)最差。與之相反的是,在怠速狀態(tài)下噪音最大的奧迪A4L,隨著車速的提升,車內的噪音表現(xiàn)反而是最好的。
嚴格的說,325Li車型并不能完全代表全新一代寶馬3系的運動能力,但是這臺低功率版本車型依然可以取得0-100km/h加速7.6秒的成績,同時100-0km/h的剎車距離也可以做到38.74米,兩項成績在同級別車型中均處于中上游水平。在保留運動能力的同時,這代3系的舒適性表現(xiàn)還得到了長足的進步,底盤濾振性能和厚重感都有大幅提升,終于不再是一臺運動有余,舒適不足的偏科生,現(xiàn)在的它終于找到了天平上完美的中點。
動力方面,奔馳C 260 L搭載1.5T發(fā)動機+48V輕混的動力單元,與之匹配9AT變速箱。實測加速、剎車成績分別為8.4秒和37.08米,在同級別中加速成績屬于中等水平,但剎車成績卻擊敗了84%的對手。就加速成績而言,在與全新寶馬325Li和奧迪A4L 40TFSI的這場較量中,奔馳C 260 L確實要略慢于對手,但實際加速感受相差不大,甚至是微乎其微的。剎車方面,奔馳C 260 L要領先其他兩位對手,這樣保證了它有著更好的安全系數(shù),在遇到緊急情況時可以有效規(guī)避危險發(fā)生。舒適性方面,奔馳C 260 L秉承了奔馳車型一貫舒適性出色的優(yōu)點,駕駛起來厚重感很強,濾振性也很出色??傊?,在我看來奔馳C 260 L在綜合駕駛表現(xiàn)上要優(yōu)于奧迪A4L 40TFSI,甚至比肩全新寶馬325Li。
首先動力方面,奧迪A4L 40 TFSI的性能表現(xiàn)是不用質疑的,實測7.89秒的加速成績和37.75米的制動距離屬于不錯的水平。駕駛起來的感受,奧迪A4L是屬于中庸的類型,底盤厚重扎實,濾振能力出色,舒適性絕對的它最大的優(yōu)點。但是在操控性方面,奧迪A4L給人的溝通感,就不明顯不夠了。輕巧的轉向手感開起來非常輕松,但是車頭的響應就有些模糊了,給人感覺有點沒底,在激烈駕駛時很難帶來充足的信心。
如果說性能的話,同級別車里面,Model 3真的沒怕過誰。這臺Model 3長續(xù)航全輪驅動版在電動機瞬間即可爆發(fā)258kW的最大功率,實測0-100km/h加速時間僅為4.52s,加速感受令人眩暈,日常超車簡直是易如反掌。如果是平常通勤代步的話,建議將加速模式調整到“輕松”,將動能回收調整為“低”,這樣它的駕駛感受就非常接近一款燃油車了,能最大程度地減輕你對電動車的陌生感。除了出色的加速成績外,Model 3的制動距離也非常短,100-0km/h制動距離僅為35.32m,可以給駕駛者更多的信心。盡管Model 3在性能上全面領先對手,不過較硬的懸掛在舒適性上的表現(xiàn)確實差了些。
文章推薦
探索沃爾沃XC60:豪華SUV中的安全典范 傳祺gs4霧燈在哪開 傳祺gs4倒車燈型號 比亞迪元用什么機油好 gs4空調濾芯怎么換 gs4自動空調怎么用 傳祺gs4水箱在哪里 廣汽gs4傳祺換車門 傳祺gs4儀表盤圖標 傳祺gs4雨刷怎么用最新文章
探索沃爾沃XC60:豪華SUV中的安全典范 傳祺gs4霧燈在哪開 傳祺gs4倒車燈型號 比亞迪元用什么機油好 gs4空調濾芯怎么換 gs4自動空調怎么用 傳祺gs4水箱在哪里 廣汽gs4傳祺換車門 傳祺gs4儀表盤圖標 傳祺gs4雨刷怎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