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豐田TNGA架構引入國內,以及第八代凱美瑞的投產上市,豐田穩(wěn)中求變的產品思路也愈發(fā)清晰,而TNGA技術體系在這一產品思路落地的過程中,不可或缺。
作為廣汽豐田在緊湊型家轎市場的中堅力量,基于該架構GA-C平臺打造的新一代雷凌市場認可度表現(xiàn)如何,對廣汽豐田而言至關重要。從5月20日上市至今累計過2萬的訂單量來看,“新雷凌”已初顯實力,在車云菌看來,TNGA技術體系與迭代車型全方位技術升級,更是其首戰(zhàn)告捷的深層原因。
新一代雷凌外觀采用Shoot Robust設計主題,引入貫通式造型的頭燈組與梯形水箱格柵,傳承了前作的經典元素也為消費者帶來了極強的新鮮感。作為TNGA架構設計元素的組成部分,“低前鼻”造型在降低視覺重心的同時,更進一步優(yōu)化了駕駛員前部視野表現(xiàn)。而標配支持自動啟閉功能的LED頭燈,也成為了豐田全新架構產品配置升級的象征,其中“運動版”可獨享帶透鏡的“鷹眼”大燈。
不僅如此,將外后視鏡布局位置下移到車門板處,以及對A柱傾斜角的優(yōu)化,均以削減駕駛員視覺盲區(qū)提升行車安全為核心出發(fā)點。重點在于,基于GA-C平臺研發(fā)的新一代雷凌,較前作車身高度與乘員坐姿同步降低,并借助前懸前移、后懸后移的“手法”,在不改變軸距的情況下,進一步強化了車內空間表現(xiàn)。當然,由此帶來的低重心優(yōu)勢,更成為了雷凌迭代后實現(xiàn)操控與舒適性雙升的基石。
有別于上一代車型純燃油與雙擎版的差異化設計,迭代后的雷凌185T與雙擎車型外觀高度統(tǒng)一,而豐田混動車型標志性的藍色LOGO與“HYBRID”銘牌,則是區(qū)分二者的重要途徑。
除了渲染科技元素,強化精致感也是新一代雷凌較前作的“提升點”。比如更加緊致的車尾線條、保險杠兩側的造型設計,甚至換裝一體式車門把手,兼顧動感且不激進的手法足夠“豐田”,可源自每一個細節(jié)的精致卻不同于上一代車型。
正如上文所述,換代后的雷凌更加注重對精致感的打造,將目光移至車內,軟性材質包裹與縫線工藝的組合,較前作的“壓線”工藝更顯上乘,不過真皮方向盤為“尊享版”專屬配置,其余版本的方向盤手感會稍打折扣,好在貫穿中控臺的銀色飾條,強化了車內的空間感。
面對泛90后消費群體注重個性的消費需求,以及國內汽車市場正快速向“新四化”轉型,豐田在按部就班推進旗下產品升級的同時,也加快了應對部分地區(qū)市場的本土化發(fā)展,車云菌拿到的“科技版”,便是絕佳的佐證。
新一代雷凌185T與雙擎車型均推出了相應的“科技版”——7英寸液晶儀表、10.8英寸彩色HUD和12.1英寸縱置中控屏,便是該車型的“特殊”裝備。從實際感受而言,12.1英寸觸屏的流暢度與UI設計雖談不上驚艷,但稱得上是豐田在依托這個級別的產品,吹響智能化與網聯(lián)化戰(zhàn)斗號角的開端。
車內數據:
USB接口數量:前排1個
手機無線充電裝置:無
12V電源:1個
在當下的市售車型中“大屏”已不算罕見,而在車云菌看來雷凌“科技版”裝備的12.1英寸觸屏,過人之處在于提供了“手勢操作”。通過快捷功能設定,該車機系統(tǒng)可識別四方向的兩指操作,對應功能可根據個人喜好在FM、藍牙電話、圖片瀏覽和音頻播放等“選項”中切換,較同級競品更具創(chuàng)新性之余,也提升了實用性。不過目前“手勢操作”暫不能實現(xiàn)完全自定義,功能豐富程度有待提升。
從車機系統(tǒng)主界面來看,其UI可分為四個區(qū)域,頂部用于顯示車輛行進方向與道路名稱,中間為APP“矩陣”,得益于自身屏幕尺寸,從音頻播放到CarLife手機互聯(lián)等常用功能均可在“主頁”內一覽無遺。下方則為多媒體操作區(qū),而語音識別、音頻、“HOME”鍵、導航和藍牙電話等快捷鍵位于底部,左側邊框內設計有音量調節(jié)與屏幕啟閉“按鍵”,系統(tǒng)操作邏輯十分清晰,學習成本很低。
打破導航輸入壁壘
值得一提的是,新一代雷凌全系僅“科技版”車型提供導航系統(tǒng),不過有別于C-HR采用的高德地圖車機版,雷凌導航系統(tǒng)的供應商是四維圖新,與雷克薩斯ES的導航系統(tǒng)供應商相同??上驳氖?,雷凌裝備的語音識別功能較ES更加智能,能夠實現(xiàn)語音輸入目的地,更是打破了ES邏輯太過繁瑣的輸入壁壘,也大幅提升了用戶的使用效率與頻率。
由于和雷克薩斯ES采用相同的導航系統(tǒng)供應商,開始路徑引導后的諸多優(yōu)點也得以繼承,比如:
A、系統(tǒng)可給出三種備選路線,并能夠通過“不走高速”等條件定制路線;
B、選定路線后能夠添加途經點,并設定終點的先后循序,邏輯與雷克薩斯車型裝備的導航系統(tǒng)相似,但操作步驟更少;
C、具備實時路況反饋,分岔路和出口處提供實景引導,且糾錯與再規(guī)劃效率較高;
D、導航音量可通過觸屏調節(jié),各項功能更加扁平化;
E、屏幕內帶有途徑的服務區(qū)、收費站等信息,便于用戶規(guī)劃行程;
不僅如此,雷凌“科技版”的導航系統(tǒng),還可借助儀表盤與HUD進行三屏互聯(lián)。路徑引導開始后,中控屏內的指引信息最為全面,儀表盤則反饋當前行進方向與延該方向的行駛距離,只在遇到收費站或出口等重要信息才會通過HUD提示駕駛員。
可見通過三屏互聯(lián),系統(tǒng)根據信息繁復程度、優(yōu)先級等參考項,“分層”反饋給駕駛者,保證信息高效反饋的同時,也考慮到了“多余信息”對行車的干擾。值得一提的是,雷凌的HUD系統(tǒng)還能夠顯示藍牙音樂與電話等信息,進一步降低了駕駛員視線下移的幾率。
不過該導航系統(tǒng)也并非十全十美,車云菌檢索“麥當勞”后,車機與手機百度地圖APP的結果不盡相同,雖然不能完全排除所在地信號原因所致,但四維圖新地圖的全面性也有待商榷。
此外,當前雷凌的語音識別系統(tǒng)仍高度依賴關鍵詞識別,例如“我想去歌廳”等指令暫無法識別,但能夠理解“幫我找附近的酒店”,并給出正確答案。
誠然,雷凌“科技版”的智能化與網聯(lián)化進程仍較為初級,但相比豐田此前的產品,借雷凌換代之際加速相關領域發(fā)展的“苗頭”顯而易見,況且老對手們的新產品也處于“嘗試”階段,打破保守不失為良好的開端。同時,全系標配遠程故障診斷、道路救援和保養(yǎng)提醒等功能,以延伸為用戶服務的深度與廣度,更是豐田及廣汽豐田對智能和網聯(lián)的獨到理解。
細節(jié)的進一步優(yōu)化
“科技版”車型營造的視覺沖擊與功能愿景,足以展現(xiàn)TNGA架構應對市場變化的“小步快跑”,但新一代雷凌車內的科技元素卻不拘泥于此。作為TNGA架構的一環(huán),車內座椅優(yōu)化了內部填充物的厚度與彈簧支撐位置,以提升對乘員的支撐性和舒適性表現(xiàn),從實際體驗而言,其貼合度與吸振能力均值得肯定。
而支持實時監(jiān)測功能的PM2.5空氣凈化系統(tǒng),也是豐田應對特定市場的科技加碼,實現(xiàn)高效凈化之余,彩色圖標更利于成員了解當前車內空氣狀況。
對于一款迭代車型而言,動力總成與底盤系統(tǒng)的升級更是重中之重。雖然新一代雷凌雙擎仍搭載采用阿特金森循環(huán)的1.8L發(fā)動機,以及電動機組成的THS II油電混合動力系統(tǒng),但為了迎合TNGA架構低安裝位、低重心設計,包含PCU動力控制單元等核心組件均進行了重新設計。
得益于效率提升與小型化理念,新一代雷凌雙擎的蓄電池組從后備箱移到了發(fā)動機艙,同時鎳氫動力電池組“完美”隱藏在后座下方,而雙擎與185T車型擁有相同的后備箱容積,便是高規(guī)整性的功勞。
除了結構優(yōu)化外,該1.8L發(fā)動機最大功率較前作略有降低,為72kW,不過峰值扭矩爆發(fā)區(qū)間提前至3600rpm,整套系統(tǒng)綜合輸出功率為90kW。
雙擎版車型提供了ECO、常規(guī)和POWER三種駕駛模式,三者的共同點在于,均擁有無延遲、高智商的油門響應,而這種如獲至寶的人車溝通感也出現(xiàn)在同平臺的C-HR上,也就是說,搭建人車交流平臺可謂是TNGA架構的精髓,無論舒適亦或運動,“聽話”都是好印象的開端。
至于三種模式的差異,則體現(xiàn)在“感應”到油門深度變化后加速力道的強弱,在車云菌看來,柔和線性ECO模式與張弛有度的標準模式,更符合大多數消費者的需求,POWER模式或許稍顯“激進”,可這是領略該系統(tǒng)動力儲備的最快方式。
值得一提的是,換代后的雷凌雙擎首次引入了“B擋”,該擋位可理解為Engine Brake發(fā)動機制動,行車電腦通過將行星齒輪的動力鎖定在一種或多種減速比,從而在長下坡路段時起到“制動”作用,分擔剎車系統(tǒng)的壓力。從實際感受來說,換入B擋后松油門車輛的拖曳感,以及行駛中的噪音均更加明顯。
與同樣基于GA-C平臺研發(fā)的C-HR類似,如下幾項新設計加持后,雷凌的“底盤功夫”更加了得。
A、前麥弗遜式懸掛采用分離式支座設計,將減震器與彈簧反饋的路面震動進行分解,以提升駕乘舒適性;
B、前懸掛軸承旋轉軸線與主銷軸線重合,轉向手感更加順滑;
C、雙叉臂后懸掛橫拉桿與下控制臂處,分別裝備軟硬不同的橡膠襯套,借助高速過彎時兩種材料的形變差異,實現(xiàn)后輪與前輪同向偏轉一定角度,強化行駛穩(wěn)定性表現(xiàn),且制動過程中后懸掛會呈“內八字”狀態(tài),也就是后輪前束增大,有助于縮短制動距離;
D、后懸掛縱臂安裝位置更高,減小了后輪彈跳的幅度。
不僅如此,該車裝備的車身扭矩緩震系統(tǒng),可在車輛駛過起伏路面時,通過制動控制車頭抬起或下探的幅度,進而“抵消”傳遞至駕乘人員的縱向晃動,以優(yōu)化舒適性表現(xiàn)。如果將低重心、轉向更順滑、提升高速過彎穩(wěn)定性等聯(lián)系在一起,不難看出,脫胎于TNGA的新一代雷凌主旨在于提升行駛質感,操控與舒適兼而有之,甚至后者的占比會更大一些,而面對連續(xù)顛簸路段,雷凌化解路面沖擊的動作不算干脆利落,好在底盤各部件連接處引用了大量橡膠襯套,在緩震與營造質感方面較前作更加出眾。
就試駕感受而言更是如此,借助低重心與前懸掛針對轉向的優(yōu)化設計,新一代雷凌雙擎指向性與車頭動態(tài)響應較前作更加敏捷、精準,同時懸掛系統(tǒng)給予車輛的側向支撐“彈而不硬”,在渲染駕馭樂趣之余,乘客的舒適性體驗也合盤托出。
可以說TNGA架構衍生出的新一代雷凌,進一步融合、優(yōu)化了操控與舒適性表現(xiàn),且弱化了整車“取向”概念,而是將用戶感受作為迭代的原動力。當然,其中還包含采用一體式隔音棉等“隱性”硬件,改善NVH也是新車較老款的升級點之一。
伴隨豐田旗下產品陸續(xù)迭代,TSS智行安全系統(tǒng)也隨之逐漸完善,在新一代雷凌上,車道居中系統(tǒng)的引入,則是雷凌具備準L2級自動駕駛能力的重要一環(huán)。該系統(tǒng)與DRCC自適應巡航聯(lián)動,通過前風擋頂部攝像頭識別的車道線,將車輛行駛軌跡保持在當前車道中間,并可在彎道處“自動”過彎。
不過車道居中系統(tǒng)仍為輔助駕駛功能,需要駕駛員在巡航過程中保持“不脫手”,否則系統(tǒng)將彈出警示信息,若駕駛員仍未手扶方向盤,循跡輔助系統(tǒng)則會在給予提示信息后,自行退出。
進入TNGA時代,豐田旗下車型可謂將激進與保守融為一體,但在車云菌看來二者并非矛盾,基于新技術、新理念,以及消費升級和用戶需求變化,對產品全面升級的幅度之大,用“激進”形容不為過,特別是雷凌等基于TNGA架構換代的車型,有了老款為參照物,其進階之路讓人印象深刻。
保守則體現(xiàn)在新一代車型應對智能化、網聯(lián)化方面,“科技版”的亮相足可見豐田正向新領域進發(fā),無論對比上一代車型,還是較第八代凱美瑞和C-HR等已經上市的“TNGA產品”而言,“科技版”都是豐田在智能與網聯(lián)化之路上的里程碑,只是伴隨福特SYNC+等綜合實力更出眾的車機系統(tǒng)投放市場,如何攜手本土科技公司,加速產品智能化進程或許是豐田“小步快跑”的下一個節(jié)點。
聚焦新一代雷凌,科技是貫穿車型迭代與細節(jié)升級的關鍵詞,從設計、配置到試駕感受,以用戶為中心著手全方位體驗升級,無疑是新雷凌最大的買點。
文章推薦
探索沃爾沃XC60:豪華SUV中的安全典范 傳祺gs4霧燈在哪開 傳祺gs4倒車燈型號 比亞迪元用什么機油好 gs4空調濾芯怎么換 gs4自動空調怎么用 傳祺gs4水箱在哪里 廣汽gs4傳祺換車門 傳祺gs4儀表盤圖標 傳祺gs4雨刷怎么用最新文章
探索沃爾沃XC60:豪華SUV中的安全典范 傳祺gs4霧燈在哪開 傳祺gs4倒車燈型號 比亞迪元用什么機油好 gs4空調濾芯怎么換 gs4自動空調怎么用 傳祺gs4水箱在哪里 廣汽gs4傳祺換車門 傳祺gs4儀表盤圖標 傳祺gs4雨刷怎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