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家心里保時捷電動化一直是難以接受的。但誰也抵擋不了世界的進步,與其被強迫接受不如就躺著享受。
而作為保時捷首款純電動量產車型,保時捷Taycan自其前身概念車Mission E概念車發(fā)布以來,就獲得了大量曝光度。早在5月初,Taycan就在國內進行了首試,雖然我沒能親身感受,但是看過了各個大佬的測評,我本來質疑的心態(tài)完全放下了。
近期又有機會直面保時捷 Taycan的設計師,我更認定Taycan仍然流淌著保時捷的血液,即使他沒有發(fā)動機的咆哮,他也一樣令人神往。
Taycan在設計之初,有一個明確的目標。并且這個目標是完全不可變的。即使是如來佛祖來了都改變不了。
因為Taycan雖然是一臺純電動車,但是我們可以肯定的是你能一眼看出它是一輛保時捷,其次電動車才是它的標簽。保時捷的辨識度必須是他的精神所在。并且保時捷運動車型的基因也必須在純電動產品上延續(xù)下去。
想要讓人一眼認出是保時捷,外觀自然是靈魂所在。首先是車身比例,這體現(xiàn)在前蓋和前翼的典型弧度設計,還有用進氣口替代了搶眼的散熱格柵,以及特有的“飛線”和有力的后肩設計。這些是每一臺保時捷都具備的特征。然后,我們再從產品身份的層面去區(qū)分。
雖然Taycan有著傳統(tǒng)保時捷的影子,但是它又是獨一無二的。通常,純電動車要比對應的傳統(tǒng)燃油車型高,因為車輛底部放置了相對更大面積的電池,上面還要設置座椅。盡管我們不愿意接受這一點,但出于對駕駛動態(tài)的考量,車輛重心必須盡可能降低,所以我們也不能將電池安裝在其他地方。
同時,我們也不能讓車輛變得更寬,因此挑戰(zhàn)就在于如何盡可能降低座椅位置,但也不必像F1賽車那樣傾斜。我們用被稱為“ foot garages ”的方案解決了這個問題,它可以確保在運動化車型的車身高度下,也能有舒服的坐姿。而將保時捷靈魂和Taycan完美的融合才是最難的一部分。
Taycan從911和Panamera
身上都學到了什么?
因為Taycan是電動車,所以我們有更大的自由度。參考911是必經之路,畢竟911的成功是毋庸置疑的。
但是,我們也想讓Taycan有自己的識別度,Taycan參考911的空氣動力學對電動車十分的重要。畢竟電動車續(xù)航非常的重要,出于這個原因,我們取消了傳統(tǒng)的前大燈,改在進氣口內設置光源。空氣從車前部橫向進入,又從車輪罩后排出。因此,車輪處的氣流更加平靜,能夠實現(xiàn)更優(yōu)的空氣動力學。
關于借鑒Panamera的設計,我們參考的更多,畢竟它也是四門的運動車型。
舉個例子,從它的側面看,我認為從下滑的車頂曲線,到保時捷飛線,再到側窗的造型都是很成功的設計元素。然而,我們總要賦予不同車型獨特的產品身份,很明顯,Taycan看起來并不會像一臺小型Panamera。它們之間的差異非常明顯,大家絕不可能將兩者混淆。
當你看到Taycan的車尾時,就能充分體會到這一點。一方面,你會認出保時捷特有的有力后肩,我們稱之為凹陷的“溫室”,它有著完美的比例和極盡簡潔的表面。
Taycan顯然是沒有排氣管的,所以我們強化了空氣動力學以及尾部擴散器的設計,以此展示保時捷純電動跑車的產品身份特征。貫穿尾部的燈帶設計是保時捷的基本理念,最初這項設計僅僅是作為產品識別元素引入,后來被進階提升為品牌識別元素。剛開始只有911的四驅車型配備燈帶,現(xiàn)在它已經應用于所有保時捷車型。現(xiàn)在的任務就是繼續(xù)為每個車系找到差異化的設計特征。
并且在我看來不出意外的話,Taycan也會參照911系列有數款車型和造型。猜測如下:
Taycan將有Taycan、Taycan 4S和Taycan Turbo三種車型,與保時捷家族所有車型一樣,均提供大量選裝件。
Taycan對于保時捷是一個全新的存在,
你們會給他一個全新的標識嗎?
眾所周知,多年來我們一直在對盾徽做微調。我個人認為品牌的標志也應該與時俱進,就像我們最近更新了全新一代911的標志一樣。新標志上的字樣稍微呈現(xiàn)鋸齒狀,我們也會把這個設計沿襲到Taycan上。我們已經嘗試過在展示車的前蓋上鑲嵌精細雕刻的鋁制黑白盾徽,效果卻是更現(xiàn)代,但也顛覆了傳統(tǒng),所以我們最終選擇留用目前的盾徽設計。
Turbo車型或采用前后雙永磁電機驅動,最大功率或達540kWh;
Turbo車型百公里加速時間或將低于3秒,目標是快過特斯拉車型;
新車將支持L2階段輔助駕駛系統(tǒng);
電池續(xù)航里程在500km左右,支持800V快充系統(tǒng),最高充電功率或高達250kW;
新車的起售價根據車型不同或將在9-14萬美元之間;
對于保時捷來說:創(chuàng)造力是肯定不會缺乏的。雖然,大家都在吐槽保時捷的設計師是史上最輕松地設計師。但是對于他們來說,任何一筆輕微的改動,都來自于設計師的頭腦,而非電子筆或任何智能銑床。
當然,通過同時應用現(xiàn)實和數字化手段處理工作,他們的效率更高了。如今,他們可以從簡單的草圖創(chuàng)建出數據模型,并立即將它們在電腦或大屏幕上以3D形式呈現(xiàn)。這非常有吸引力,而且加快了工作流程。
但他們仍堅信它不能完全替代實體模型。因為有些東西你在計算機上是看不到的,只能通過實體模型去發(fā)現(xiàn)。有時,需要根據一些數學上“不正確”的參數設計曲面,以確保它日后能具備正確的功能。在某些情況下,你甚至無法說明原由,你只是憑感覺。出于這個原因,我們仍依賴于經過測試的1:1粘土模型,它的每個表面和線條都是純手工制作的。
而Taycan也證明了保時捷的設計師是世界上最棒的設計師,純電車系絕對是保時捷新時代最令人激動地時刻,保時捷的愿景是讓Taycan成為這個新時代的標桿,成為純電動跑車的代名詞。就像在過去幾十年中911在其細分市場中取得的成就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