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N年之前,當時的信息傳播并沒有今天這么發(fā)達,了解汽車更多是通過書籍雜志,所以大部分人對汽車認知有一定的誤區(qū)。
我印象特別深的是,有時候和朋友走在路上,看到一些長相怪異或者稀奇古怪的汽車,他們就會好奇這款車的情況和價格。
不過得到的答案,經(jīng)常和心中預想的不一樣,時不時會發(fā)出“原來這么貴”或者“原來這么便宜”的感嘆。
這類情況并不罕見,車企偶爾造的一些車,造型和價格完全不匹配。一些車看著不貴,實際價格卻高到離譜;一些車看著高大上,其實屬于大眾階級的消費品。
接下來車轍君就盤點這幾款“型不符價”的車型。
01
現(xiàn)代酷派
時至今日,仍然有一部分人覺得雙門跑車等于上百萬的價格。要是加上大尾翼,噴上啞光或變色龍漆面,排氣改得轟隆隆響,肯定會引來大家的注目和猜測。
酷派則是其中的代表,自從1996年上市以后就在國內(nèi)銷售,由于中國的反響并不賴,現(xiàn)代也樂于引進每一代車型。
甚至北京現(xiàn)代高層也在2007年明確表示過,計劃于2009年國產(chǎn)酷派,想要進一步降低19.1萬的門檻。
只是2009年并沒有等來國產(chǎn)酷派,卻直接迎來新一代酷派?,F(xiàn)代還把前綴改為“勞恩斯”,和伊蘭特、索納塔做區(qū)分,不少車主也換成類似于賓利的飛翼標。
不過勞恩斯酷派并非披著跑車外殼的咸魚,新車基于現(xiàn)代旗下豪車捷恩斯的平臺,提供2.0T發(fā)動機和3.8L V6自吸發(fā)動機。
前者輸出210馬力和300牛米,這數(shù)據(jù)比同時期的高爾夫GTI還高,后者則擁有303馬力和361牛米?,F(xiàn)代后期還把兩款發(fā)動機的分別進一步提升至260匹和347匹馬力。
同時這是現(xiàn)代集團第一款后驅(qū)車,前后軸載荷比為55:45,前后懸掛則是雙麥弗遜和五連桿獨立懸掛,大幅提高了駕駛樂趣。
重點是最入門的手動擋2.0T僅需19.9萬,至今保持著中國市場最便宜后驅(qū)跑車的頭銜。
因此酷派也在改裝屆小火過一段時間,國外有改到800馬力的案例,國內(nèi)也有人改成漂移車參加比賽。
作為一款入門級跑車,即使酷派的原裝外觀談不上有氣場,至少不顯得廉價,修長的身段稍微點綴一下,就有百萬豪車的既視感。
可惜國內(nèi)的作品偏向于殺馬特風格,不過這倒符合國人對豪車的想象,只要是吸睛的兩門跑車就代表著貴。
02
smart fortwo
在10年前, 那時候的大街上跑著QQ、奧拓、F0、飛度、雨燕和Polo等車,大家一致認為小車是便宜的代名詞,直到smart fortwo的出現(xiàn)。
不少人一開始見到這小車,也從來沒見過這標志,會以為這是某一款不知名的國產(chǎn)小車,說不定比3萬元的QQ還便宜。
畢竟fortwo的尺寸比QQ還小,只能湊合地坐下兩個人,儲物空間幾乎是沒有,發(fā)動機也僅僅是1.0L三缸機。
即便如此,fortwo的售價卻高達15.8-20.6萬元,這在2009年相當于一輛豐田卡羅拉,消費者都無法理解到底貴在哪里。
這就好像一件“平淡無奇”的白色純T,竟然開出好幾千塊錢的價格。
令人吃驚的是,smart屬于戴姆勒集團的子品牌,和奔馳存在千絲萬縷的關(guān)系,其實這背后還有一段有意思的故事。
起初開出smart這個腦洞的人,并不是奔馳,而是Swatch集團的創(chuàng)始人Nicolas Hayek。
回溯到1982年尾聲,成立Swatch手表品牌之前,Nicolas突然想到:為什么沒有人造一輛城市化的個性小車,和Swatch手表一樣走時尚路線,車企都忽視了這部分潛在的消費者。
然而造車涉及到方方面面,有沒有人買是一回事。在量產(chǎn)車問世之前,不僅要燒錢搞研發(fā)和建工廠,后續(xù)還要建立龐大的經(jīng)銷商網(wǎng)絡(luò)。
Nicolas只好向各大車企尋求合作,被大眾、寶馬、菲亞特、通用和雷諾無情拒絕后,剩下戴姆勒奔馳認為值得一試,但是他們開出的條件是:必須占到新品牌51%的股份。
于是在1994年3月4日,兩者在德國斯圖加特成立合資公司Micro Compact Car AG,即微型車集團。
“Smart”也是“Swatch”和“Mercedes-Benz”的首字母和“ART”的縮寫。
至于賣得這么貴的原因,是奔馳壓根沒想造一輛廉價小車,起初定下的目標就是精品小車,所以在設(shè)計和安全上沒有一點妥協(xié)。
根據(jù)歐盟旗下的車輛碰撞測試機構(gòu)Euro-NCAP的結(jié)果,滿分5星,fortwo拿到4星的成績。
03
大眾XL1
如果你在英國,手持12萬英鎊,可以買到一手的全新一代911、捷豹F-Type R或者馬丁Vantage。二手的話,基本上一代躍馬蠻牛都有得選,哪一款開出去不是全場焦點。
除非你想低調(diào)點,不妨買一輛大眾XL1。
眾所周知,低矮、修長且寬的超跑自帶一種不言而喻的氣場,哪怕停在一堆車中間,也會一下子抓住路人的眼球。
然而XL1的尺寸接近于拍扁的四眼Polo,實車特別小,全車唯一有超跑特質(zhì)的就是這一對蝶翼門。
即便如此,XL1也不是主打性能或操控,而是追求極致的省油,百公里耗油僅需0.9L。為了達成這個目標,同時實現(xiàn)量產(chǎn)和滿足上路要求,大眾可是為此奮斗了10年。
早在2002年,費迪南德·皮耶希帶來了1-litre概念車,為了減小行車阻力,1-litre的風阻系數(shù)只有0.159。
此外,全車使用碳纖維、鈦合金、鋁等大量的輕量化材料,把重量降低到290千克,搭載8馬力的0.3L單缸機,聲稱做到了百公里油耗0.99L。
▲大眾1-litre,座椅布局形同于摩托車的前后各一座
再到2009年,大眾在法蘭克福車展發(fā)布新一代“1升”——L1。
這一次的風阻系數(shù)為0.195,重量增加到381千克,主要是因為搭載1.6T TDI柴油機的一半,即0.8L兩缸機,再加持一個13馬力的電機,動力大幅提升至39馬力。
▲大眾L1,和1-litre一樣的座椅布局
但是只有在2011年卡塔爾車展發(fā)布的XL1,大眾才認為達到了量產(chǎn)的要求和時機。
XL1和L1一樣搭載0.8L兩缸柴油機,擁有47馬力和121牛米,電機的輸出也增加到27馬力和100牛米,在純電動模式下,XL1的續(xù)航可達35公里。
▲大眾XL1,“X”有加大的意思,座椅布局也改為左右各一個
同樣的,XL1的風阻系數(shù)為0.186,795千克的車身只有23.2%是鐵或鋼,匹配7速雙離合變速箱,百公里加速耗時13秒。
當然了,XL1的賣點是百公里油耗為0.9L,如果只用柴油機驅(qū)動,油耗也不過2.0L/100KM。
不管是追求速度還是省油,只要想把一件事情做到常人無法想象的極致,這里面的投資肯定少不了。
光是這一堆碳纖維和鈦合金零件,就值不少錢。
04
克萊斯勒300C
在21世紀初,想要知道一輛車的好壞,多數(shù)人會看鍍鉻的面積,越多說明越貴。這也導致一部分車型,為了迎合國人的審美,硬生生地加上亮瞎眼的鍍鉻條。
當然也有例外,比如克萊斯勒300C,尤其是2006年進入中國的上一代。
克萊斯勒300系列的歷史由來已久,最早可追溯到1955年,是在汽油不用錢的時代,所推出的高性能全尺寸房車,排量分為5.4L、6.8L和7.2L。
可惜300系列的銷量不盡人意,不得不在70年代停產(chǎn),加上石油危機的爆發(fā),大排量油老虎陷入長時間的沉寂,再也無法重現(xiàn)曾經(jīng)的輝煌。
▲1957年克萊斯勒300C
等到1999年,戴姆勒-奔馳和克萊斯勒合并一年后,聯(lián)手推出300M,然而這是一款前置前驅(qū)車,稱不上真正的300。
現(xiàn)代常見的300C誕生于2005年,Ralph Gilles筆下的造型更富傳統(tǒng)美式車的老派氣息.
方方正正的5米長車身、巨大的鍍鉻進氣格柵和20英寸的輪轂,這些元素統(tǒng)統(tǒng)加在一起,渾身散發(fā)著一股黑幫大佬的風范。
實際上,300C在2006年9月實現(xiàn)國產(chǎn),2.7L、3.5L和5.7L三款配置的價格分別是33.9萬、38.5萬和49.9萬元。
這價格也不便宜,主要是這么大一個鍍鉻的進氣格柵,通常是勞斯萊斯和賓利才有的設(shè)計,當時就有不少人誤以為這是某款上百萬的豪車。
05
青島索爾
除此之外,大家普遍會認為“老爺車”一定是價值連城的無價之寶。這類老爺車通常是圓車燈,長著和現(xiàn)代汽車完全不同的造型,車頭站著一個自由女神。
偶爾在婚禮的迎賓車隊、酒店或者旅游景點中,都有“勞斯萊斯老爺車”的身影。然而真相是,山東有一家名為青島索爾的汽車制造商,專門生產(chǎn)這類老爺車。
索爾以長城哈弗的底盤和三菱發(fā)動機為基礎(chǔ),“粗制濫造”了1955年的勞斯萊斯銀云,后來還推出加長版,不斷滿足大家的需求。
畢竟多數(shù)人并不可能了解幾十年前的一款車,反正看著有牌面,婚慶租賃公司借此打出“勞斯萊斯”的噱頭,再用高價租給客人。
至于本尊銀云,則是勞斯萊斯的入門級車型,同時是賓利S1的姊妹車。
這是由于1930年,美國爆發(fā)的經(jīng)濟危機迅速波及到歐洲,之前就出現(xiàn)財政危機的賓利直接陷入瀕臨破產(chǎn)的窘境,而競爭對手勞斯萊斯也在此時提出收購的需求。
因此在1931年,英國兩家豪華車企合并為一,彼時的賓利屬于更運動的勞斯萊斯。
不過一開始,勞斯萊斯和賓利都不制造整車,僅僅是出售不包括車身,而是三大件組裝在一起的“可移動的底盤”。
▲未安裝車身的勞斯萊斯
一旦有人下訂單后,這些底盤會交給車主指定的車身制造商進行車身定制。
但是二戰(zhàn)之后,即百廢具興的50年代,為了滿足英國政府通過出口整車賺取外匯的需要,勞斯萊斯和賓利便開始提供整車。
所以銀云有了自己的固定造型,這也方便青島索爾的模仿。話說回來,銀云擁有標軸、長軸四門轎車以及雙門跑車、敞篷車四種造型。
總之想要在內(nèi)地的道路上見到正版銀云,基本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因為第一代和第二代的產(chǎn)量都不到3000輛,更別說60幾年前的汽車,到現(xiàn)在早就是需要強制報廢的老爺車了。
《汽車文化》| 作者:李日新
長期招聘撰稿人、汽車編輯,簡歷發(fā)至郵箱:
car1q85@163.com
世界紛繁,我們只呈現(xiàn)有價值的思考
文章推薦
探索沃爾沃XC60:豪華SUV中的安全典范 傳祺gs4霧燈在哪開 傳祺gs4倒車燈型號 比亞迪元用什么機油好 gs4空調(diào)濾芯怎么換 gs4自動空調(diào)怎么用 傳祺gs4水箱在哪里 廣汽gs4傳祺換車門 傳祺gs4儀表盤圖標 傳祺gs4雨刷怎么用最新文章
探索沃爾沃XC60:豪華SUV中的安全典范 傳祺gs4霧燈在哪開 傳祺gs4倒車燈型號 比亞迪元用什么機油好 gs4空調(diào)濾芯怎么換 gs4自動空調(diào)怎么用 傳祺gs4水箱在哪里 廣汽gs4傳祺換車門 傳祺gs4儀表盤圖標 傳祺gs4雨刷怎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