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有粉絲在我們的論壇里提了這樣一個問題:
![]()
其實像這樣的潛在消費者有很多,居住在大城市,有一定的經(jīng)濟(jì)基礎(chǔ),但是無奈一直搖不到號,想買車卻沒法買。這種尷尬并不少見,上海、廣州、深圳還可以通過拍賣購得牌照,但是北京只能搖號,如果碰上臉黑,搖三四年可能都不中。因此,在國家大力推行新能源車的大環(huán)境下,購買一輛不限牌的電動車,成為了很多人的另一選擇。這次,磚叔不給大家科普新能源車咋樣,就跟大家算一算,買電動車的錢究竟開多久能抹平差價。
![]()
![]()
本期磚叔就以一對“雙胞胎兄弟”,符合補貼標(biāo)準(zhǔn)的帝豪EV以及帝豪百萬紀(jì)念款為例,給大家算一筆賬。
![]()
我們以配置比較接近的兩款車為例,如果你購買一輛帝豪EV300,相比汽油車型你要多花費3.6萬元,其中補貼按照目前電動車能夠拿到的最大補貼計算,保險都是全險,第三者險保50萬。
![]()
![]()
![]()
帝豪汽油版一整個周期6萬公里下來的保養(yǎng)費用大約為6000元,平均每百公里10元。汽油帝豪的花銷,我們以目前92汽油的單價為例,平均每百公里需要50.4元,這樣加起來每百公里60.4元。
![]()
至于帝豪EV,由于很多地區(qū)4S店都對帝豪EV實行終身免費保養(yǎng),這里保養(yǎng)費用就省去了。我們開始算電費,如果沒法自己安裝充電樁,而是去公共充電樁充電的話,平均每度電單價1.7元,折算充電效率,平均每百公里要27.1元;如果自己有充電樁,因為是單走一條線,不需要上階梯,那么每度電單價0.4883元,平均每百公里只要花費7.8元。
![]()
![]()
如果沒有充電樁,理想狀態(tài)下每百公里省33.3元,那么需要起碼10.8萬公里以上,才能抹平差價;如果有充電樁,每百公里省52.6元,這樣的話6.8萬公里基本就能回本。當(dāng)然這一切建立在汽油車油耗變化不大,電動車電池容量以及充電效率不受影響的情況下。我們按一年2萬公里計算,去公共電樁充電,起碼5年追回差價;在家充電也得3年多,另外,還要考慮到電動車的折舊。
![]()
![]()
如果你有固定的停車位,并且還能給安裝充電樁,那么搖不到號的時候,電動車是一個值得考慮的方法;如果你需要到處找充電樁去充電,那就要慎重了。即使是北京這種大力推廣電動車的城市,很多充電車位也被燃油車亂占,而且很多停車場在充電時還要收取高額停車費,這樣算真的劃不來。
![]()
![]()
算完這筆賬之后,大家心里應(yīng)該有數(shù)了,在現(xiàn)階段,想靠買電動車省油錢并不靠譜。如果你平時長途出行的需求較低,加上充電方便的話,電動車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但如果公共充電樁離自己住的地方遠(yuǎn),或者平時要跑200公里以上的長途,那就要慎重考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