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9月,基于高爾夫打造的一部三廂車在德國狼堡誕生,這部車的名字叫Jetta,他同樣有一個富有神韻的中文名字——捷達。對于中國來說捷達是那么的熟悉,因為它已扎根在中國28載之久···
![]()
回到1991年,那時整個中國經(jīng)濟都才開始萌芽,自行車就是日常出行的必備工具。那個年代,誰能夠擁有屬于自己的一部車,那真是萬眾矚目的偶像,全村的希望。
![]()
也就在那一年,中國的第一臺捷達在長春正式下線,從那一刻開始,捷達就和中國結(jié)下了不解之緣···
![]()
從1991年到2001年,當時的大眾僅有一款車,那就是捷達,說大眾成就了捷達,不如說是捷達成就了大眾,沒有這個大兒子,大眾在中國成不了“王”。
轉(zhuǎn)瞬28載,如今一汽大眾的長子已然成年,它也開始了自己的獨立生涯,正式從大眾體系里劃撥了出去,成立了自己的品牌——捷達···
捷達品牌正式掛牌兒上市后,首批將推出三款車型,一款轎車(VA3),兩款SUV(VS5、VS7),那我們今天就先來看看獨立后的捷達VA3是個什么樣子,它能否繼續(xù)引領(lǐng)捷達在如今種類繁多的汽車圈里混出開創(chuàng)一片天···
總的來說,VA3的外觀和之前的捷達非常相似,除了前臉的LOGO換成了捷達以外,你依舊能在VA3上找到很多大眾的元素。
![]()
鹵素大燈也是大眾慣用的設計,但在如今這個拼價拼料拼設計的年代,鹵素就顯得非常的廉價了,即便很多幾萬塊的車都淘汰了鹵素改用LED了,才出道的捷達難道還想憑借大眾的羽翼來站穩(wěn)腳跟嗎?
![]()
說到外觀,就不得不說下它的LOGO,一個類似于倒三角型的J就是新捷達的車標,簡約是顯而易見的,但是我個人覺得缺少了那么一絲韻味,估計再過幾年捷達還是得換一個標。
![]()
車身的側(cè)面也是老捷達沒有啥區(qū)別,如果兩臺車放在一塊,你幾乎分辨不出誰是誰。
![]()
好在,尾燈的造型還是有所變化,內(nèi)部是Y型的燈帶,時尚感要比以往高出不少。
![]()
輪轂的造型還是比較別致,類似于風扇的扇葉,有一種運動的感覺。
![]()
VA3的內(nèi)飾風格有明顯改動,非常具有棱角感,從中控、排擋以及門板等處能明顯感覺到線條與拐角進行了改動,整體顏值還是非常高。
![]()
不過美中不足之處依舊來自于用料,大面積的塑料材質(zhì)也讓整臺車給人一種廉價感,但結(jié)合到這臺車的市場定位,還是能夠理解。后排并沒有設計出風口,而是做了一個小的置物盒,這個樣式的置物盒似乎只能放一些散碎的東西,放個手機那也不合適啊。我個人覺得倒不如省下這筆錢弄個USB還實在得多。
![]()
三幅式方向盤的造型以及布局也和大眾如出一轍,唯一不同的就是中間的車標。
![]()
液晶觸控式中控屏也成了整個內(nèi)飾的顏值擔當,手感以及靈敏程度還是比較不錯,屏周邊的棱角也比較有型,時尚感蠻強。
![]()
打開引擎蓋,你就會發(fā)現(xiàn)一個醒目的大眾LOGO,沒錯,捷達上面是有人的。雖然捷達沒有公布動力配置以及參數(shù),但猜測應該是搭載大眾的1.5L自然吸氣EA211發(fā)動機。
![]()
變速箱這一塊也沒八九不離十:5MT和6AT兩種。
總體來說,捷達相較之前有變化,但是變化不大,如果前后的價格差距微乎其微的話,那你完全就可以把它當做老捷達,說白了就是換湯不換藥。
但是,捷達既然要宣布獨立,那肯定是要有所行動的,我估計VA3的發(fā)布很可能是捷達在進行一次過載,也就是將引流。
為什么這么說呢,2018年捷達的銷量超過32萬,這個數(shù)據(jù)被加在一臺捷達上,也算是個奇跡了。如今,捷達造一臺VA3出來,其目的很明顯,就是讓世人感覺捷達還在,進而將老牌兒大眾的人群吸引到捷達身上,這樣做顯得沒有那么的突兀,而且還能給消費者一種平易近人的趕腳。
后續(xù)的兩款SUV我估計在內(nèi)飾上應該與VA3也有雷同之處,但是應該會有捷達自己的設計理念的融入。
話又說回來,如果捷達依舊墨守成規(guī),想吃老爹(大眾)的老本兒來混日子,那肯定是行不通的。畢竟“這個世界離了誰,都照樣轉(zhuǎ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