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2025年,中國車市的競爭依然在繼續(xù),而且強度絲毫沒有減弱。此前,價格戰(zhàn)主要以直接降價為核心策略。雖然短期內(nèi)效果顯著,但隨之而來的卻是一系列負面連鎖反應。從車企的角度來看,這種降價模式讓企業(yè)陷入了“賠本賺吆喝”的惡性循環(huán)。與此同時,消費者對市場的不確定性加劇,持幣觀望的情緒愈發(fā)濃厚。而那些在降價前購車的車主則陷入了“背刺”的尷尬境地,進一步削弱了市場信心。
![]()
2025年,情況發(fā)生了改變。比如比亞迪推出了智駕平權,把高階智駕下放到7萬元的海鷗上,引發(fā)了一眾對手紛紛跟進。同時,價格戰(zhàn)方面,各家車企也不再像以前只盯著明面上的降價,而是把精力放在了金融政策方面,比如大部分車企都喜歡用的5年零息。
從新勢力品牌如小鵬、蔚來、阿維塔,到傳統(tǒng)燃油車代表廣汽豐田,甚至超豪華品牌瑪莎拉蒂,都紛紛加入"0息購車"的陣營。這也將重塑著消費者的購車體驗和市場競爭格局。
零息政策成主流
免息買車這件事,并不新鮮。此前,燃油車時代就出現(xiàn)過。只不過當時針對的是滯銷車型或者庫存車型。尤其是在車型換代、新車型上市或銷售淡季等時期,車企用這一招刺激消費者購買,降低庫存成本和資金占用。
![]()
以前還是特殊手段,現(xiàn)在則變成了主流模式。春節(jié)過后,蔚來、鴻蒙智行、智己、阿維塔、小鵬等品牌都推出了金融優(yōu)惠政策。蔚來宣布2月1~28日期間,用戶可享首付20%起、5年0息金融方案,手續(xù)費全免,還能獲得1萬元選裝基金、5年NOP+免費使用權等優(yōu)惠;鴻蒙智行宣布針對智界新S7推出限時金融政策,包括3年0息和5年低息的金融方案,首付金額低至7.98萬元起;小鵬更是上線了5年0息0首付政策,覆蓋了多款熱門車型,貼息金額高達5.7萬元。
傳統(tǒng)車企方面,廣汽豐田針對其旗下熱門車型鋒蘭達和威蘭達推出重磅促銷政策,實施"一口價"銷售模式,同時配套推出"0首付、0利息"的金融購車方案,為消費者提供更加靈活便捷的購車選擇;甚至,瑪莎拉蒂Grecale也推出“0息”禮遇,5年0首付0利率起,還包括全額車輛購置稅權益、配件補貼及5年質(zhì)保等服務。
![]()
之所以有如此多的品牌在2025年集中推出零息的金融購車措施,特斯拉是始作俑者。2024年,特斯拉在中國市場推出限時"0利息"分期購車優(yōu)惠政策,用戶可選擇最長3年0息或5年超低息方案。若參與官方置換活動,更可享受最長5年0息或更優(yōu)惠的超低息政策。值得一提的是,舊車殘值抵扣首付后,用戶甚至可實現(xiàn)"0首付0利息"購車,大幅降低購車門檻。
數(shù)據(jù)顯示,去年7月Model Y銷量達3.6萬輛,到了12月,特斯拉國內(nèi)銷量更攀升至8.3萬輛,環(huán)比增長12.8%,同比增長8.8%,創(chuàng)下歷史新高。也正是因為如此,5年0息購車活動最終延期至去年12月31日。
大家購車仍需理性
接下來,我們就大致計算一下,5年零息能省下多少錢?
以一款售價30萬元的車型為例,計算五年零息政策能為消費者節(jié)省的金額,需要考慮以下因素:
貸款利率:假設五年期汽車貸款的年利率為5%(具體利率因銀行和地區(qū)而異),那么五年總利率為25%;
貸款本金:假設消費者貸款30萬元,首付為0元(即全額貸款);
利息計算:五年總利息=貸款本金×總利率=30萬元×25%=7.5萬元。
![]()
也就是說,在五年零息政策下,消費者無需支付利息,因此節(jié)省的金額即為原本需要支付的利息,即7.5萬元。而且零息政策還可能降低月供壓力,進一步減輕消費者的財務負擔。
站在消費者的角度來看,0息購車相當于省下了這7.5萬元的支出。就相當于車企讓利了,變相降價,只不過這種方式更隱晦,不會干擾品牌的價格體系,而且當銷量上漲之后,車企也可以根據(jù)實際情況隨時叫停。
車企如此大動干戈,原因和去年的價格戰(zhàn)一樣,無非是迫于市場競爭白熱化的壓力。在一定程度上會刺激一波消費。某種意義上說,這就相當于是降價了。只不過在效果上,零息政策和明著降價有著巨大的差別。后者,降下去的車價很難再提升上來;而前者維持住了價格水平、吸引了消費者,操作方式也更靈活,更容易掌控細節(jié),把握節(jié)奏。
![]()
從長期來看,任何一家車企最終目的是要盈利,這塊讓步了,必然要在另外一個領域把錢賺回來。就像馬斯克此前曾說,他不想通過靠賣車賺錢,而是靠軟件賺錢。但是這需要一個前提,那就是足夠大的規(guī)模生產(chǎn)和優(yōu)化供應鏈來降低成本,才實現(xiàn)賣車零利潤。但是馬斯克要從其他層面賺錢。用我們常說的一句話就是,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如果有,那也是暗中早就標好了價格。
所以,我們看到一些降價新聞,還有所謂的加量不加價,不是說車企大發(fā)善心,而是它肯定有錢可賺?;蛟S不是在現(xiàn)在,而是在將來,或者其它我們消費者想象不到的方面。
百姓評車
所以,大家買車要理性思考。如果確實是剛需,自己的預算也夠,那就選擇一款符合自身實際用途的車輛,新能源也好,燃油車也好,趁著現(xiàn)在優(yōu)惠力度大,下手不虧。如果說,大家買車是因為聽了車企宣傳而沖動消費,那就大可不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