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2月新能源車市銷量已經公布,各家車企的成績可以說降到低點。
理想汽車交付量為20251輛,環(huán)比下滑35%,問界品牌2月銷量達2.11萬輛,環(huán)比下降了35.9%,力壓理想成為新勢力銷冠。而問界和理想也成為新勢力品牌中銷量唯二過萬的品牌。
蔚來汽車、小鵬汽車、哪吒汽車和零跑汽車的交付量均未能達到1萬。2月銷量,蔚來交付量為8132輛,環(huán)比下滑19.12%,極氪交付量為7510輛,環(huán)比下滑40.1%,零跑汽車交付量6566輛,環(huán)比下滑46.5%,哪吒交付6085輛,環(huán)比下滑39.3%,小鵬交付4545輛,環(huán)比下滑44.9%。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零跑和小鵬的環(huán)比下滑幅度最大,分別下滑了46.5%和44.9%。就連巨無霸般存在的比亞迪,銷售共122311輛,環(huán)比下降39%。
由此可見2月銷量之慘淡。當然,2月銷量慘淡是有原因的。實際上,每年春節(jié)期間,車市銷量都會受到較大影響。以2023年1月為例,當時春節(jié)假期為1月21日到1月27日。據乘聯(lián)會數據,2023年1月,國內乘用車市場銷量為129.3萬輛,同比下滑37.9%,環(huán)比下滑40.4%。
雖然說春節(jié)假期屬于不可抗力因素,但是各家的成績也足以說明一個問題,非頭部品牌面對頭部品牌似乎沒有什么太大的抵抗力,如果按照現在的趨勢發(fā)展下去,市場格局就要定型了嗎?
優(yōu)等生之爭
2024年2月,問界和理想的交付量都達到了2萬輛以上,問界比理想多800多輛。這已經不是問界第一次超越理想。在今年一月份,問界交付量就壓了理想一頭。問界當月交付量為32973輛,理想當月交付量為31165輛,超過理想1000多輛。
余承東忍不住內心的喜悅,發(fā)文稱“高質量保交付,把更多新車交到消費者手中,兄弟們加油干!”。
問界能夠后發(fā)先至,主要是因為問界新M7和問界M9的貢獻,兩者在定位和價格上都對理想的產品造成了壓力。
2023年9月,問界新M7正式上市,售價區(qū)間為24.98萬-32.98萬元。比25.8萬元起步的預售價,降低1萬元。比老款車型28.98萬的起售價,便宜了4萬塊,加上3萬元的購車權益,優(yōu)惠力度達到了7萬元。
再加上問界新M7在內外飾和空間表現方面進行了全面優(yōu)化升級,最大亮點當屬華為高階智能駕駛系統(tǒng)HUAWEI ADS 2.0的加持,在智能駕駛和安全方面樹立了行業(yè)標桿。
多重因素作用下,問界新款M7“起死回生”,并實現了對理想的超越。
根據問界公布的最新數據,新M7累計大定突破15萬輛,到2月1日這個數據是14萬輛。
問界在2023年年底上市的大型SUV車型問界M9,上市62天累計大定突破50000臺,已于2月26日已開始交付了。M9和新M7雙劍合璧,接下來的銷量令人期待。
李想對問界是抱著擔憂的態(tài)度,因為面對問界,理想汽車并沒有“還手之力”。2023年6月,李想微博上說,“2022年三季度,問界M7的發(fā)布和操盤,直接把理想ONE打殘了,我們從來沒遇到過這么強的對手,很長一段時間我們毫無還手之力?!?/p>
正因如此,理想ONE提前停產,一個季度就虧損了十幾億。李想還說,理想汽車在2022年9月底達成一個重要的共識,全面學習華為,學習最先進的企業(yè)。
M7對L7,M9對L9,問界又一次上傷害了理想汽車。
理想汽車當然也不會任其傷害而無動于衷。在2024年,理想的產品矩陣更加完善,在售車型將有4款增程車型和4款純電車型,這樣的產品組合能夠滿足家庭用戶的需求。
首先就是2024款理想L系列車型全面升級改款。主要是對電池續(xù)航、座艙芯片、舒適性等方面升級。比如,座艙芯片將全部升級為高通8295,理想L7和L8搭載車載冰箱,理想L8標配二排小桌板。
3月1日,理想發(fā)布了首款純電車型MPV車型MEGA,這也是在業(yè)內期待已久。李想2月29日發(fā)微博表示,理想MEGA當前5000元的小訂數量遠超過2022年理想L9的同期表現,此前有報道說,理想L9上市72小時支付5000元的預訂用戶超過30000臺。
李想對自家產品還是有著相當的自信,他說,3月要交付5萬輛。而理想汽車在2024年的銷量預期將是80萬輛,問界此前公布的2024年銷量目標為60萬輛,這對于兩家車企來說,競爭將變得針鋒相對。因為兩者都要實現翻倍般的增長,這對雙方來說都是亞歷山大。
3月份車市的一大看點,就是理想和問界之間的火星撞地球。
曾經的新勢力冠軍埃安,自從去年12月首次被理想超過后,就一直處于落后狀態(tài)。2月,埃安交付16676輛,被理想、問界進一步拉開差距;蔚來、小鵬、極氪、阿維塔、嵐圖、哪吒、零跑等品牌則只能是大哥銷量下滑,小弟也只能跟著下滑,絲毫沒有還手之力。
競爭失體面
比亞迪在2月交付122311輛,大哥的位置無人能挑戰(zhàn),但這個成績其實不太理想。而在2023年1月和2月的淡季期,比亞迪的銷量分別是151341輛和193655輛。以比亞迪當前體量來說,10萬出頭的銷量確實不夠看的。
比亞迪銷量增速的勢頭明顯放緩,這也是比亞迪在春節(jié)假期之后,以殺瘋了的態(tài)勢瘋狂降價推出榮耀版車型的最直接原因。
海豚榮耀版、漢DM-i榮耀版、漢EV榮耀版、唐DM-i榮耀版、宋PLUS DM-i榮耀版、宋EV榮耀版、海豹DM-i榮耀版,宋Pro DM-i榮耀版,各種榮耀版有如潮水般蜂擁而至,給出的價格也著實令人心驚肉跳。
這引發(fā)了其他品牌“恐慌式”跟進。3月1日,9家車企發(fā)布了各自的優(yōu)惠措施,再加上此前就開始降價的品牌,據不完全統(tǒng)計,2024年開年以來,至少有超過20多個品牌,數十款車型參與降價,其中還有不少品牌已是多次降價。
降價的幅度從5%至15%不等,價格下降從幾千元到上萬元不等。
或許姿勢不好看,但是效果確實很有效。我們以比亞迪為例,正是因為比亞迪在2023年打出了“油電同價”的殺手锏,同時又連續(xù)不斷地降價優(yōu)惠,11月份連續(xù)兩次降價,12月份推出油轉電限時優(yōu)惠這樣的降價名目,可以說比亞迪在降價這件事上使出了120分的力氣,才最終實現了300萬輛的目標。
其他品牌也是如此。
我們剛才說問界品牌為什么能夠實現對理想汽車的超越,最直接的原因就是新款M7價格十分給力,起售價直接降了4萬元,綜合優(yōu)惠達到7萬元。這樣的降價幅度可以稱得上是“遙遙領先”;理想汽車在2023年雖然沒有明著降價,但是它暗里的優(yōu)惠措施著實不少,比如各種政策補貼;號稱從不降價的蔚來汽車,在2023年也打破了誓言,通過調整用戶權益也實現了降價,可以說2023年參與降價的新能源品牌,都實現了了銷量同比增長。
但是,也正是在降價的巨大壓力下,中國新能源品牌除了比亞迪和理想之外,大多數都沒有實現盈利,甚至虧損愈發(fā)嚴重。蔚來汽車就是如此,2023年前三季度累計虧損超過160億,而小鵬汽車和零跑汽車也在虧損的泥潭里掙扎。
根據中汽協(xié)整理的國家統(tǒng)計局數據顯示,2023年1至11月,汽車制造業(yè)利潤率為5%,較去年同期下降了0.7個百分點。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秘書長張永偉表示,為應對競爭壓力,許多企業(yè)不得不通過降價手段來爭奪市場份額。
春節(jié)假期已過,價格戰(zhàn)這頭猛獸獠牙終于要全部撩出來了,各家車企的生死劫要開始了,這是一場無差別的全面戰(zhàn)爭。
百姓評車
各家品牌打價格戰(zhàn),能不能獲得市場份額不好說,因為大家都在降價,現在就看誰降得更狠,就如李想所說:“降價不一定提升銷量,但可以打擊別的企業(yè)”。
這就是中國車市現在的局面,沒有體面,只有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