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底,奧迪官宣買上汽星云純電平臺,同時,大眾官宣與小鵬聯(lián)姻,由小鵬協(xié)助其建設智能化,8月初,捷達也實錘買零跑純電平臺。
再往前看,吉利與百度合作的集度,賽力斯與華為合作的問界,以及華為與奇瑞的合作,智能汽車未來的趨勢已經很明朗,就是合作——傳統(tǒng)車企與新勢力合作,或傳統(tǒng)車企與頭部科技企業(yè)合作。單打獨斗很難追趕得上已經有頭部優(yōu)勢的理想和蔚來,尤其是海外車企。
大眾三兄弟都急了,最先下手。美系通用花大價錢做了奧特能平臺,水平按道理講應該不錯,但智能座艙有水土不服,目前已經開始大降價,或通過定非常低的價格來打開市場。最危險的是日、韓系車企,它們即沒有拿得出手的純電平臺,又沒有拿得出手的適應國內的智能化,它們不著急嗎?
小編猜測,日、韓系可能也在和國內新勢力車企或者華為、百度談合作,要么請求共享平臺,要么請求智能駕駛和智能座艙方面的支援,只是尚未公布。讓我們拭目以待吧,中國科技企業(yè)技術輸出已經是板上釘釘?shù)氖隆?/p>
最后,我們關注下開頭說的捷達購買零跑純電平臺這件事,它買零跑哪個純電平臺?
零跑之前有T平臺和C平臺,生產過的車型有T03、C11和C01。最近,零跑開發(fā)了全新的零跑LEAP 3.0“四葉草”整車架構,該架構覆蓋 A/B/C 三大平臺,從A0-C級,從轎車、SUV、MPV、皮卡、跨界全覆蓋。平臺可支持軸距范圍在2400-3100mm,車長3600-5200mm的產品。據(jù)悉,零跑LEAP 3.0“四葉草”架構主要亮點在于高度集成化,將動力域、智能駕駛域、智能座艙域與車身域“四合一”,提高通信效率,減少芯片與線材量,輕量化的同時也降低整車成本,還能實現(xiàn)“無感式OTA”功能,同時也實現(xiàn)了以供應商身份對外技術輸出。
據(jù)悉,通過技術共享,零跑目前已在多個領域收獲外部訂單,當前具備四種技術輸出商業(yè)合作模式。一是基于“四葉草”架構及周邊控制器(含車燈、攝像頭、雷達等)的技術共享;二是基于“四葉草”架構、周邊控制器及電池、電驅的技術共享;三是基于下車體(含電子電氣架構、電池、電驅)整體交付的技術共享;四是基于整車級合作的技術共享。
即捷達大概率購買的是零跑LEAP 3.0“四葉草”整車架構的整車級合作的技術共享,前期可能用它來生產經濟型車型(10-15萬級),如果銷量表現(xiàn)夠好,可能研發(fā)更中高端車型。
如果捷達將來在零跑LEAP 3.0“四葉草”整車架構上推出中高端車型,會和大眾小鵬合作的電動車型沖突嗎?價格可能重疊,但不算是競爭,因為大眾小鵬合作的車型,仍在用大眾的MEB平臺,它和零跑LEAP 3.0“四葉草”整車架構勢必有非常大的區(qū)別,體驗不同。
捷達購買零跑LEAP 3.0“四葉草”整車架構的整車級合作的技術共享,豈不是將“靈魂”給了零跑?是,也無妨,2022年7月-2023年6月,捷達總銷量149146輛,零跑103676輛,銷量在一個數(shù)量級,而且捷達和零跑的平均單車售價也在一個級別,要知道,如果不做變化,捷達仍堅持只做燃油車,捷達走得是下坡路,而零跑走得是上坡路,通過與零跑深度合作,捷達可直接轉危為安走上坡路,銷量大幅改善,單車利潤可以暫時放一放了。新勢力們投資那么大,這么多年未能回本,捷達這種弱勢的傳統(tǒng)品牌每輛車少賺點也無可厚非。
據(jù)悉,8月2日午后,零跑汽車港股一度漲近5%,收漲1.09%。
通過上汽、小鵬和零跑向傳統(tǒng)車企的技術輸出可以看出,電動化和智能化的技術密集程度有多高。也可以猜想到,就算有一天它們不造車了,也能以技術供應商的身份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