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奔馳推出4998元/年解鎖后輪轉(zhuǎn)向功能,寶馬推出18美元/月座椅通風加熱,大家戲稱,“不坑窮人”。
![]()
奔馳緊接著把這一創(chuàng)舉推廣到了Smart這類中低價車型上。在近期升級中,Smart 精靈#1車主,每年要花上1297元才能使用前排座椅加熱、前排座椅通風和方向盤加熱這類功能。
有網(wǎng)友表示:“按這樣的思路,方向盤、剎車這些硬件,未來有一天是不是也要付費才能使用?或才能解鎖全部性能?”
還有網(wǎng)友認為:“車主如果一輩子不使用這些預埋硬件,那就等于一部分購車款打水漂了,車企是否要考慮退回這部分錢款?”
奔馳此舉引起了熱議。大家更擔心的是,不只奔馳、寶馬,越來越多的車企加入硬件訂閱付費的行列,開辟新的盈利點,同時把車主在交易完成后變成隨時隨地可待收割的韭菜。那車主或者購車者又該如何應對?
Smart,沒有奔馳的命,得了奔馳的病
多位up主爆出,Smart精靈#1車型首次大版本遠程升級,包含了動力、智能網(wǎng)聯(lián)、座艙和車身4個領(lǐng)域,多達24處ECU優(yōu)化、拓展了16個功能和完善共計21處體驗。
![]()
只是,Smart這些用心,卻是給消費者潑下的一桶冰水。在升級的同時,Smart 精靈#1還上線了訂閱包功能收費,前排座椅加熱,前排座椅通風和方向盤加熱這三項功能,需要消費者再次付費才能開通。
為了降低車主的負擔,Smart貼心地提供了按月支付、按年支付和永久開通三種模式。單項訂閱服務最低只需要99元/月,三項需427元/月。三項服務如按年支付,只需要1297元,每月只需要109元。選擇永久開通三項服務,只需要4297元。按照一輛車使用8年,平均每年需支付540元,每月需45元。
![]()
說不定Smart廠家想,相比按月支付,終身服務給出了1折的優(yōu)惠,消費者偷著樂吧。但這黑色幽默背后,就是精靈#1的訂閱服務收費價格的真實寫照。
![]()
出廠時已經(jīng)安裝完成的功能,使用時卻強制收費,這引起了消費者的不滿。網(wǎng)上出現(xiàn)大量smart精靈#1轉(zhuǎn)單。有網(wǎng)友直言:“新車購車已經(jīng)把硬件成本加進車價了,而今卻要付費才能使用功能,這種車企就該判刑”。
但Smart顯然不認為這會嚇退中國消費者。官方數(shù)據(jù)顯示,自去年9月交付以來,Smart精靈#1 130天內(nèi)累計交付了12,382輛,今年1月,交付了3170輛。
第一次更新就已經(jīng)迫不及待地開啟收費訂閱服務,或許下次更新之后,Smart精靈#1的導航也需要訂閱解鎖,電池續(xù)航里程也需要訂閱解鎖,空調(diào)溫度也需要付費解鎖。升級的不單單是系統(tǒng)更是收費系統(tǒng)。車如其名,“精靈”,在西方奇幻小說中又名“哥布林”,同樣也是貪婪邪惡的代名詞。
智能汽車,“智能”收費
如今汽車智能化加速,不確定各家車企智能化程度究竟如何,但“收費智能”,的確在第一梯隊,軟件、硬件,任何功能,無論何時,無論何地,都能精確計費??紤]到萬一被遠程鎖車,車主也不敢不交。
![]()
近期Smart在OTA后增加收費項目,背后就是奔馳汽車的老把戲。去年7月起,奔馳宣布,旗艦電動車EQS 450+ 先鋒版車型車主在三個月試用期結(jié)束后,需每年支付4998元,將后輪主動轉(zhuǎn)向角度由4.5度升級到10度。而其他EQS車型則將10°主動轉(zhuǎn)向系統(tǒng)作為標配,無需額外付費。
這一后輪轉(zhuǎn)向功能可縮短轉(zhuǎn)彎直徑到10.9米,方便在狹窄道路的掉頭轉(zhuǎn)彎等,這對車長達5.3米的大型轎車而言,的確非常必要。而且,EQS450+的車主必須按年付費,無法一次性買斷。
![]()
不過EQS的在華銷量遠不及預期,近期有汽車博主爆料,奔馳EQS 450“白外米內(nèi)版”降價19萬元出售,原價107.96萬元,如今只需88.96萬元就能買到。很多網(wǎng)友調(diào)侃“建議奔馳推出剎車包月功能”,充分榨取老奔馳車主的利潤。
不只是奔馳,寶馬在韓國和英國也推出了座椅加熱、方向盤加熱、自動遠光、CarPlay、ACC自適應巡航和部分車載娛樂功能包月續(xù)費的功能,客戶可以付費選擇暫時或者永久訂閱某項功能。如英國車主每月花15英鎊(約合人民幣122.79元)可激活加熱座椅等設(shè)備,或每月花35英鎊(約合人民幣286.51元)激活自適應巡航控制系統(tǒng)。
![]()
不少本土車企也競相仿效。有長城哈弗F7車主稱,官網(wǎng)配置表中標配的遠程控制功能,使用一年后,被告知續(xù)費398元才能延期一年。而在哈弗智家App中,車主們發(fā)現(xiàn),遠程控制被列為“尊享功能”。
買車遇到這種情況怎么辦?
如果真的遇上預埋硬件續(xù)費的情況,又該怎么辦?
第一種是盡量避免購買這類或者這款車。但由于不少車企是在后續(xù)OTA升級中啟動這類業(yè)務的,這樣干的車企越來越多,再加上特斯拉、蔚來、小鵬等軟件付費的車企,想要避開,相當困難。
![]()
第二種是請第三方破解。就像當年破解iPhone,安卓刷機一樣,汽車圈內(nèi)則稱其為“刷隱藏”。
通過軟件的刷寫,用戶可以解鎖一些高配才有的功能,比如不一樣的開機畫面、后視鏡折疊等。據(jù)悉,任何一個汽配城,都有不少主營寶馬業(yè)務的“刷隱藏”老手。但需要注意,這種做法有極大的風險我們不建議車主私自破解。
![]()
第三種,既然買了車,又不得不用這些功能,那就老老實實掏錢。實在心里不爽,到網(wǎng)上吐槽兩句。
寫在最后
奔馳、Smart、寶馬、哈弗的一些行為,讓消費者明白,即便全款買了車子,但還得為后續(xù)使用某些功能額外花錢。
對于這種情況,您怎么看?是選擇人傻錢多、繼續(xù)做冤大頭?還是轉(zhuǎn)投其他品牌、車型?如果抵制的車主多了,這種情況是否能得到改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