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互聯網時代的不斷發(fā)展,萬物互聯成為未來的前進方向,而汽車向著科技外延不斷拓展的方向就是用軟件定義汽車,讓智能駕艙帶給我們最好的駕駛體驗。在這方面像新能源汽車巨頭特斯拉、造車新勢力蔚小理等后發(fā)車企往往走在了時代的前列。但這并不代表傳統(tǒng)車企就舉步不前,既然行業(yè)的下一個發(fā)展趨勢已經清晰,那么大家自然就會形成一種科技競爭的局面,孰強孰弱只有在市場較量中才能一分高下。
在這場“智慧”的較量中,絕對繞不開飛凡R7帶給我們的驚喜。當下汽車智能化方面說白了各家車企的科技水平都在伯仲之間,畢竟在車機系統(tǒng)和運用軟件方面,不少車企都選擇了業(yè)界主流的供應商,所以就造成功能性方面的重合。誰能首先做到打破常規(guī),實現科技創(chuàng)新,誰就能在市場中激起更大的浪花。
在本屆重慶車展上,飛凡R7的智能表達相信會給每一位體驗者都留下難以磨滅的印象。作為獨立運營后的的首款旗艦車型,飛凡R7融合了上汽深厚的技術資源,定位為極智高階純電SUV,以“不繁,即非凡”的設計理念為主導,詮釋了以簡馭繁、科技豪華的設計美學。飛凡R7率先搭載了由飛凡-零束共建的數智共創(chuàng)中心共同開發(fā)的RISING OS智艙交互系統(tǒng),不少人都對這套智能車機的實際操作體驗充滿種種期待。
飛凡R7的內飾體現出極簡主義風潮,構造簡潔但科技感濃郁。進入駕駛艙最吸引人的莫過于15.05英寸的中控屏+10.25英寸儀表屏+12.3英寸副駕屏,成為中國品牌中尺寸最大的車載三聯屏。從整體設計來看與奔馳EQS的相似度非常高,超高分辨率營造出震撼的視覺效果,畫質清晰,觸控流暢,能夠讓駕乘者在任何角度都能享受到絕佳的視覺體驗。同時,副駕屏可以通過藍牙單獨連接,實現獨立的影音娛樂視聽體驗。
此外,飛凡汽車還與華為聯手,在飛凡R7上搭載了全球首發(fā)的視覺增強AR-HUD平視系統(tǒng)。AR-HUD系統(tǒng)視場角為13°×5°,據說是量產車型中最大的。同時,1920*730高分辨率號稱業(yè)界最高,能夠更直觀地顯示車道級實景導航、實時ADAS等信息,也具備充電站、購物場所等POI信息推薦及駐車環(huán)境下的巨幕影音觀看功能。值得一提的是,AR-HUD還能與三聯屏實現四屏聯動。同時,結合飛凡獨家自研的PP-CEMTM像素級點云融合高階智駕技術,還能為駕駛員帶來更為直觀的ADAS等信息提示。
作為正在向智能移動終端屬性轉變的汽車,飛凡R7擁有一顆高智商的強勁“大腦”,確保人車交互的智慧能力和反饋速度。相較于Model Y常規(guī)版本搭載的Intel A3950處理器芯片來說,飛凡R7則采用了當下單片算力業(yè)界最高的高通驍龍8155車規(guī)級芯片,保證了如車機視頻中所見的運行更加流暢、高效,無論是影音、游戲、語音交互,還是未來持續(xù)OTA也都能游刃有余。
在智能駕駛配置方面,飛凡R7配有33個感知元件、英偉達Orin超算力芯片、LUMINAR激光雷達以及PREMIUM 4D成像雷達,可以實現更精準的多場景物體識別,做到將駕駛者安全放到第一位,真正實現出行無憂。
同樣在6月,蘋果在2022年全球開發(fā)者大會上發(fā)布了最新CarPlay系統(tǒng),再次將人們的關注點引到了車機軟件系統(tǒng)。而從飛凡最新公布的車機視頻中我們看到,在它的RISING OS智艙交互系統(tǒng)軟件這塊,新車也拿捏的非常到位,具備很多創(chuàng)新亮點和優(yōu)勢。比如,它采用了自適應光感界面,界面色彩會隨時間自動變幻,來模擬開普勒星球的朝夕,加上星球地貌的CGI元素,整體呈現上既有科技質感,又很有浪漫美感。當然,這與飛凡R7內飾的高品質極簡風格也是完全相通的。
飛凡R7的內飾科技向我們全面展示了智能融入生活的新理念,而新車的外觀也一樣傳遞出科技的韻味。整車的外觀構造與特斯拉Model Y比較相似,兩側飛翼式LED日行燈設計,進一步提升整車前臉的辨識度,同時最大限度拉伸了車頭寬度。下半部分采用內凹式設計,讓整個車頭層次感更加分明。
車身采用了流線型溜背造型設計,但并未犧牲乘坐空間體驗感,寬車肩設計富有豪華感,車身側面線條張力十足,并且采用了隱藏式門把手,風阻系數低至0.238Cd。車尾設計簡潔,層次豐富,上翹的小鴨尾配合著造型運動的雙色低風阻輪圈,為整車增添了不少運動效果。
動力方面,飛凡R7有兩種不同的配置,分別為搭載前150kW后 250kW 的雙電機四驅版本,峰值功率最高可達400kW,以及250kW的單電機版本,單電機版本百公里加速成績在5秒以內,雙電機版本有望突破4秒。續(xù)航表現上,飛凡R7在綜合工況下,續(xù)航能力可達600+km,有著領先同級的水平。
寫在最后:
在打造智能座艙方面,作為后來者的飛凡R7可謂不走前人路,采用更具新意的方式來詮釋它對智能的理解,避開了與特斯拉、蔚小理這些造車新貴之間的同質化競爭。我們也從新車上看到了諸多率先應用的黑科技,給駕乘者帶來無與倫比的全新出行體驗。同時,新車的到來也給智能座艙的后續(xù)發(fā)展提供了良好的借鑒,我們也期待后續(xù)會有更多新車在智能化比拼中形成“百花爭艷”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