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今年開始,“漲價”二字,成為了不少行業(yè)的主旋律,尤其是交通運輸行業(yè)尤其明顯。
不僅汽車漲價,摩托車也漲價,新能源車漲價,燃油車也漲價,入門的廉價車漲價,豪華品牌也漲價,這時候就體現(xiàn)出了一個大而全,實在是令人無奈。
最新消息,由于國際油價仍然居高不下,5月30日,國內(nèi)成品油價即將迎來新一輪調(diào)整,按照目前的價格走勢,5月30日國內(nèi)油價或?qū)⒂瓉斫衲甑牡?次上調(diào),每升漲幅約在0.26-0.30元,92號汽油將迎來“9元時代”。
照此估算,通常一輛60L油箱的燃油車,表顯亮燈之后,加滿一次油大約可加50L左右,需要耗費450元,如果你是一位每日通勤距離較長的用戶,油價上漲對于用車成本的提升,相信感受是非常明顯的。
新能源車未必省錢
燃油車市場水深火熱,有人就說了,想要使用成本低,那還是得買新能源車,但事實真的如此嗎?還真不一定。
新能源車雖然日常使用的成本非常低,但要是全生命周期的成本,新能源車可并不低,首先,同樣價位的情況下,新能源車即便算上補貼,溢價仍然要普遍要高于燃油車,比如同樣是20萬元的預(yù)算,購買燃油車可以買一輛配置不錯的B級轎車,但手握20萬元預(yù)算買新能源車的話,是很難買到同樣級別和尺寸的產(chǎn)品的,一般都要降一級才可以。
![]()
而且,大多數(shù)新能源車目前仍然存在市場認可度低的問題,在二手車市場價值要低于燃油車,如果你沒有打算買車之后一直開到報廢,而是中途選擇置換,那么新能源車的并不高的保值率,就會影響到你的二手車殘值,如此來計算全生命周期的使用成本,新能源車未必好于燃油車。
![]()
更何況,新能源車最近這一輪的漲價,比燃油車要更狠,由于電池原材料價格直線上漲,幾乎所有新能源車企都陸續(xù)宣布上調(diào)售價,甚至上調(diào)幅度不止一次,綜合來說,單車漲個萬八千,都算是少的,漲一兩萬算是正常,漲三萬以上才能算是少見,這樣的節(jié)奏之下,如果新能源車還在和燃油車比使用成本,顯然并不合適。
如何選擇才是最優(yōu)解?
油車漲價,新能源也漲價,如果這時候存在購車剛需的用戶,究竟要怎么選擇車型最合理呢?今天我們不妨就來分析一下,怎樣選擇才是最優(yōu)解。
從通勤場景上看,每一個用戶的場景不同,所以用車的使用環(huán)境不同,如果你買車以后的絕大多數(shù)時間都只是接送孩子,或是去買菜,場景較為固定,而且距離并不算長的話,那么目前這個階段,購置一輛10萬元左右的新能源車顯然是比較好的選擇,一方面新能源車的用車成本比較低,如果不去公共充電樁充電,只用家用電,那么新能源車的使用成本幾乎只有燃油車的十分之一。
![]()
另一方面,新能源電池原材料漲價幅度雖然很大,但由于10萬元左右的新能源車整體電池容量不會太大,漲幅也因此不會特別明顯,即便是漲幅較大的,通常也只有幾千元左右,還是可以接受的。
而如果你的通勤距離較長,或者通勤地點并不固定,有時短有時近,這種情況,價格不高的中低端新能源車由于續(xù)航里程普遍也就400公里左右,里程焦慮還是比較明顯的,顯然并不是一個好的選擇,燃油車更加合適,但目前油價居高不下,我們建議看看混動車型。
目前市場上混動車型數(shù)量可是不少,但技術(shù)原理以及省油的效果還是有一定區(qū)別的,并不是所有混動都一定是好選擇。
![]()
如果從省錢的角度來說,在市場上積累不錯口碑的日系混動顯然是不二之選,尤其是以豐田卡羅拉雷凌為代表的A級轎車,混動版本較純?nèi)加桶姹緝r格差距并不大,但省油效果卻立竿見影,同時也不必太過于擔(dān)心可靠性問題,整體是比較令人放心的。
而近期爆火的國產(chǎn)混動,目前魚龍混雜,有多擋DHT結(jié)構(gòu),也有P2結(jié)構(gòu),體驗和價格各自也都不太一樣,目前來看,比亞迪DM-i顯然是最受關(guān)注的,其原理和本田的i-MMD非常相似,省油效果比較好,價格也不算昂貴,但可靠性未知,可以謹慎觀望之后進行選擇,而像長城的多擋DHT,目前價格還是偏高,影響了一定的市場競爭力。
總結(jié):
總體來說,在油電雙漲的局面之下,多數(shù)通勤消費者由于單日通勤距離并不遠,中低端新能源由于購車成本相對可控,受漲價影響更小,且用車成本更低,無疑是最好的選擇,但如果存在長途通勤,那么大品牌的重度混動HEV車型,也是可以考慮的,但盡量不要購買全新的車型或是全新技術(shù)的產(chǎn)品,可能存在可靠性上的問題,因小失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