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被傳造車,一直在否定,一直被冒名……這是華為汽車目前的實際狀況。然而,月初一場“不起眼”的發(fā)布會,還是將真正的華為汽車給暴露出來了。
12月2日,東風賽力斯在重慶發(fā)布了一個高端智慧汽車品牌——AITO,這可以認為就是華為汽車本尊了。
![圖片]()
此前,華為和北汽極狐、金康賽力斯、長安阿維塔都有不同程度合作,坊間,這幾家也都被冠名為“華為汽車”,可是我們行業(yè)人士都明白,它們只是華為inside,并不是真正的華為汽車。
與以上品牌都不同的是,AITO品牌除了生產(chǎn)由賽力斯負責,其它幾乎都由華為一手包辦,包括產(chǎn)品企劃、營銷和零售等,這意味著AITO有著更為特殊的身份。
賽力斯(輪值)總裁許林說,“這款車(AITO品牌首款車),我們?nèi)A為的工業(yè)設計團隊、用戶體驗團隊一起參與打造,不僅搭載華為的智能電動體系,同時,這款車是首款搭載HarmonyOS最新智能座艙解決方案的產(chǎn)品?!?/p>
由此看出,AITO品牌的骨子里已經(jīng)被刻進了華為汽車。AITO之于華為汽車,就像榮耀之于華為手機。
華為汽車之所以這般低調上場,或者看起來如此扭捏,也許是華為從華為手機被美國制裁而得來的深刻教訓:掌握了核心底層技術的供應商,切莫直接參與C端競爭,亦不能太過高調。
AITO汽車發(fā)布后,媒體的關注更多在智慧汽車定位上,而不是在華為深度造車本身,這跟他們官方宣傳途徑直接相關,華為并不想直接表達AITO就是華為汽車。
可是,們都明白,華為手機事件后,華為汽車也許真如華為所言:永遠不會出來。所以,AITO雖然不叫華為汽車,但卻已經(jīng)被欽定為華為汽車。
隨著品牌搭建完畢,華為造車正式下場。從此,智能電動車市場又迎來了一位悍將。
再往下看,擺在華為汽車人面前最大的“身份障礙”已經(jīng)清除,接下來就是考慮怎么造車了?
當下,燃油車已日薄西山,智能電動車正當紅,對于華為來說,此時切入燃油車市場并不明智,向稍有雛形的智能電動車市場發(fā)起沖擊顯得理所當然??墒牵A為似乎比我們想得更遠,他們瞄準了所謂的“智慧汽車”。
所以,何謂智慧汽車?
按照許林的說法,“智能汽車是功能的疊加,是人學習并適應機器;智慧汽車是從人的需求出發(fā),機器學習并適應人。因此,智慧汽車的關鍵在于自主學習,在于具有思維?!?/p>
簡單來說,智慧汽車是智能汽車的升級版,汽車開始擁有自我學習能力。不過,關于智能汽車的萬物互聯(lián),也不是什么新鮮的東西,所以有無必要弄個新的智慧汽車出來?這點值得商榷。
關于智慧汽車的定義,到底是不是華為汽車的文字游戲,還是確有其實,只有通過實際體驗去判別了。當然,時間也不會很長,23日,AITO品牌首款車即將登場,屆時可以一探究竟。
![圖片]()
對于AITO汽車的未來,華為似乎信心滿滿,并制定了雄心勃勃的目標。許林說,“在這里,我們也給自己定下了一個小目標:五年內(nèi)進入第一梯隊,成為全球新能源汽車頭部品牌!”
為達成這一目的,除了即將發(fā)布的首款中型SUV,AITO明年還將發(fā)布一款中大型豪華SUV,同時2023年的新車型也在有序準備之中。
另外在AITO渠道上,賽力斯將與華為共建強大的營銷服務網(wǎng)絡,在明年將建成上千家旗艦店、體驗中心、用戶中心,來滿足廣大消費者對AITO品牌產(chǎn)品和服務的需求!
針對AITO品牌這一銷量目標,最好辯證來看。論實力,誰都無法低估華為;論ALL IN的定力,華為基本是確定了向汽車行業(yè)進軍的大方針。再基于華為手機的榮光,以此綜合判斷,對于AITO品牌,我們沒有看衰它的充分理由。
只是,AITO品牌能否在5年內(nèi)進入第一梯隊,這是個疑問。是否需要5年,長了,還是短了?或者它有無這個潛力進入第一梯隊,同時第一梯隊的具體定義是什么?
對于未來,華為汽車的思考仍不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