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如今國內的家用車市場中,幾乎可以說是前驅車的天下了,街邊巷口遍地停著、遍街跑著的幾乎都是前驅車,在保有量上直接打敗了后驅車,前驅成為了家用車市場中的主流驅動方式,甚至就連奧迪A6L和進口的奧迪A7等部分車型都使用的前驅。不過雖然前驅車在保有量上有了絕對的優(yōu)勢,但是關于前驅與后驅孰優(yōu)孰劣的爭論卻從未停止過。
![]()
前驅
前驅是現(xiàn)階段我們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驅動形式了,大部分的家用車都采用此種驅動形式。顧名思義,前驅就是靠前輪對汽車進行驅動,對于日常家用車來說,前驅有著較為明顯的優(yōu)勢。
![]()
最明顯的優(yōu)勢就是能夠增加車內的空間,這對于家用車來說,是相當重要的。因為大多數(shù)前驅車(大眾集團MLB平臺車型除外)都會使用橫置布局,并且沒有往后的傳動軸,這就直接提高了車內空間利用率。
其次由于沒有往后的傳動軸和一系列的傳動零件,所以前驅車的造價相比后驅車會低不少。并且由于傳動比較直接,能夠降低不少的動力損耗。除此之外,由于沒有這些零部件的存在,也為前驅車減輕了不少的質量,原理上來看,能夠提高一定的燃油經濟性。這些優(yōu)勢,對于家用車來說都是比較重要的。
![]()
當然,前驅車優(yōu)勢比較明顯,這并不意味著它就沒有缺點,相反,相比后驅車,前驅車的缺點也是很明顯的。比如前驅車由于重心過于靠前,這就導致了它在操控方面確實相比后驅車有著明顯的不足,很容易出現(xiàn)“推頭”的問題,在高速過彎時表現(xiàn)得尤為明顯。當然這些缺點對于家用車來說,并不重要,因為我相信應該沒有幾個人能夠把前驅車開出推頭的感覺,若您把前驅車都開出推頭的感覺了,那您開后驅車估計會更危險。
后驅
在人類一百多年的汽車生產歷史中,后驅就是本來汽車該有的樣子,在早期誕生的汽車,幾乎全是后輪驅動,前輪轉向。顧名思義,后驅車是發(fā)動機通過驅動軸驅動后輪來完成前進和后退。在縱貫車底的驅動軸和其他驅動零件的共同作用下,后驅車重心穩(wěn)定、操控性好,簡單來說就是穩(wěn)。在現(xiàn)階段的家用車市場中,后驅車已經愈發(fā)的減少了,20萬以下區(qū)間的車型幾乎沒有后驅車。
![]()
對于現(xiàn)在的消費者來說,后驅往往代表著豪華,因為現(xiàn)在除了奔馳 、寶馬和部分二線豪華品牌以及一些超豪華品牌之外,家用車市場中幾乎沒有其它品牌生產后驅車了,不過這并不意味著后驅車快要完了,由于布局的原因后驅車有著前驅車無法比擬的優(yōu)勢。
![]()
關于后驅車的優(yōu)勢,筆者一共列舉了兩個比較大的點。第一就是后驅車由于采取縱置的布局,重心會更靠后,這也使得后驅車很容易能夠達到前后50:50的車身配重,這樣一來車身的操控性確實相比前驅車會提高不少,這也是為什么一些有操控取向的車型一直在堅持后驅車的原因。
其次就是后驅車由于加速時重心后移,后輪作為驅動輪抓地力會增強,有利于車輛的起步、加速或爬坡,提供更好的行駛穩(wěn)定性和舒適度。除此之外,后驅車由于簡化了操縱機構的布局以及轉向機構的結構,所以在后期維修方面,后驅車也會更加容易。
![]()
在缺點方面,后驅車也同樣存在不少的劣勢。最大的劣勢就是成本相對前驅車來說會提高不少,并且由于發(fā)動機縱置和傳動軸的存在,會侵占不少車內的使用空間。其次后驅車雖然極限比較高,但是一旦失控,救車的難度會遠遠大于前驅車。最后就是后驅車由于傳動距離長,所以傳動效率會下降,動力損耗也會遠遠大于前驅車。
![]()
看到這里,可能有朋友會抬杠,那就是價值幾萬塊錢的小面包車,同樣也采用了造價相對高昂的后驅形式,這是為什么呢?其實這個原理很簡單,對于面包車、卡車這類載重的車型來說,在爬坡時、重量會全壓在后驅動橋上,就容易導致前輪與地面的附著力大幅度下降,所以貨車、微面等車輛若采用前輪驅動、那么在爬坡時會相當危險。還記得當年某日系SUV“爬坡門”嗎?其實那并不是因為車輛的動力不足,而是由于坡度過大,導致前驅動輪失去附著力,最后無法上坡,這與整車的重心有著相當緊密的聯(lián)系。
![]()
寫在最后:
其實對于家用車來說,前驅后驅都各有優(yōu)缺點。簡單概括就是同價位的車,后驅的操控極限肯定要比前驅高,但前驅車在日常駕駛中更加穩(wěn)定,同時空間利用率也更高,對于普通消費者來說更合適。所以消費者在選擇前驅還是后驅,一定要根據(jù)自己的用車需求來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