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臺有一位廣州的網(wǎng)友留言:老婆在家?guī)z娃,手握十來萬,看了朗逸沒有現(xiàn)車,想要選擇一款轎車日常城市家用代步,求推薦
回答你的問題。首先,對于我個人對于選擇轎車非常的贊同,因為 第一:在這個價格區(qū)間的SUV很多都是采用比轎車低一級別的三大件,同樣價格的SUV整體的行駛質(zhì)感和行駛品質(zhì)都不如轎車。第二:就算搭載同樣的發(fā)動機,在SUV上會因為風阻大,車身重等因素導致油耗比較高。第三:這個價格區(qū)間的轎車座椅寬大又舒服,一家人出門旅游開車的坐車的人都不會覺得累了。
OK 那說完轎車的好處,其實十多萬可以選擇的車型比較多,競爭也是比較激烈。
![]()
十多萬元左右的家轎,您看的大眾朗逸一定是很多人繞不開的結(jié)。但在這幾天我就看到網(wǎng)上曝出了朗逸或?qū)⑷等∠瓘S中控屏。1.5L車型需要到店后安裝收音機;1.4T車型需要到店后安裝導航。這可能是受到芯片短缺的影響,之前新款帕薩特據(jù)傳會搭載電容式方向盤后來變?yōu)榱藢嶓w按鍵,據(jù)了解也是這樣的原因。朗逸最近的月均銷量在3萬臺左右,作為一臺國內(nèi)特供車型,一直很受市場的歡迎。
![]()
但是這臺車目前在市場上1.5L自然吸氣的版本訂不到車,而1.4T的車型需要1—2個月的訂車周期。而且變速箱頓挫和異響呢也是這臺車的通病,后期需要經(jīng)常更換離合器片,雖然對于安全性沒有影響,但是我也覺得對于媽媽們來說很麻煩。再加上配置低,新車味道大,地臺高,內(nèi)飾質(zhì)感差等等缺點,我是不推薦這臺車的。那有沒有什么更好的選擇呢?
![]()
第一臺是第四代吉利帝豪這一臺車我已經(jīng)做過比較詳細的到店實拍了,首先新車在架構(gòu)上新車用上了BMA的模塊化架構(gòu),無論是車身的安全性和車身的剛性都有了很大的提升。外觀方面呢也有吉利“小星瑞”之稱,其實帝豪的外觀設(shè)計一直以來都是比較大氣的,我個人還是比較喜歡的。![]()
另外,吉利的車型無論是大豪越還是我之前的EC715開起來都是很舒服的,視野也比較開闊。那內(nèi)飾方面新一代的帝豪做工和用料也都比較實在,設(shè)計也是在線的。還有比較重要的一點就是現(xiàn)在的帝豪車內(nèi)新車也沒有異味,家里有兩個孩子我覺得這是很重要的一點。動力1.5L自然吸氣動力參數(shù)一般,但是開起來CVT變速箱很平順,油耗對于我來說覺得很省了,但是對比大眾的1.4T油耗還是有一些偏高的。整體的價格頂配落地也就在十萬元左右,總的來看是臺不錯的車。
![]()
第二臺車是AION S Plus,這臺車的價格相比第四代的帝豪稍微高一些,但是優(yōu)勢是一臺電動車。因為經(jīng)常去廣州取車,對廣州還是比較熟悉的,氣候環(huán)境和設(shè)施都比較適合開電動車,這臺車的價格在13.96萬—17.26萬之間,如果帶娃家用充電方便的話,我覺得最低配的版本就完全可以入手,NEDC續(xù)航410公里實際的續(xù)航里程也能達到350KM左右,日常家用沒有任何的問題。外觀上因為AION S Plus是重新設(shè)計,且不會作為營運車輛,也就是不會再有網(wǎng)約車版本,所以也不用擔心被認成網(wǎng)約車司機的尷尬。![]()
這臺車在配置方面比較豐富,雖然最低配的版本沒有駕駛輔助系統(tǒng),自動泊車這樣的智能化配置,但是車內(nèi)的基本配置還是要比朗逸高上不少。我覺得一般家用也完全足夠。對比燃油車還能省一部分燃油的開支,而且也不用擔心日常的保養(yǎng)問題。
![]()
如果充電不是很方便的話,這個價位還有比亞迪的秦PLUS DM-I 可以選擇,乘坐的舒適性,還有駕駛時的感覺都很舒服。另外頭部空間腿部空間都還不錯,而且比亞迪DM-I的車型風評也都還不錯。但是高速行駛時的靜謐性一般,考慮到您是在市區(qū)行駛較多所以也無傷大雅。
![]()
內(nèi)飾設(shè)計線條比較簡約,它的顯示屏讓我記憶比較深,可以橫向豎向使用,在看地圖時比較方便。這臺車最讓我喜歡的地方其實是它的混動系統(tǒng),非常的省油,而且用起來也沒有什么頓挫,動力上也比較充裕百公里加速也僅需要7.3秒。在選擇時如果充電不是很方便,我覺得也最好選擇純電120km續(xù)航的版本,因為與純電55km續(xù)航的旗艦型版本差價僅為1萬元,但是多了直流快充和65km的純電續(xù)航里程,偶爾出去逛街的空閑時間就可以充滿了,120km也足夠幾天的短途通勤了。
對于上面推薦的幾款車,我認為都是在十萬元左右性價比很高的車型,對于上面這幾臺車您覺得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