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網(wǎng)上瀏覽資料的時候,看到了麥格納亞洲區(qū)執(zhí)行副總裁弗蘭克 · 歐博恩的一句話," 當下電動車市場就像一個森林,有一些汽車巨頭就像森林里的熊,這些大熊還藏在這個樹林里沒出來,只是因為還沒有到時候。雖然森林邊緣有很多小動物在活動,看起來很熱鬧,只是這些大的熊不出來的話,大家還不知道這個市場的競爭有多么兇殘。"
![]()
對于當下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豪華品牌和各大跨國企業(yè)無疑是弗蘭克 · 歐博恩話中的熊。如今隨著智能化和電動化逐漸成為全球車企的共識,以及中國政府對發(fā)展新能源汽車的決心,各大合資品牌也加快了新能源的布局。今天,我們就來看看豪華品牌以及各大跨國企業(yè)在新能源方面的布局和規(guī)劃,以及對我們中國品牌有何影響。
BBA來勢洶洶
說到BBA德系三大豪華品牌,最早發(fā)展新能源的當屬寶馬。目前,寶馬已經(jīng)有6款新能源產(chǎn)品在售,其中寶馬5系新能源和寶馬X1新能源在華生產(chǎn)銷售,iX3將在中國生產(chǎn)面向全球銷售。另外在去年7月份,寶馬還與長城汽車成立新合資公司,聚焦在新能源汽車領域,面向全球市場開發(fā)新一代純電動車。
![]()
不過相對寶馬慢一些的奔馳和奧迪,也并沒有閑著。奔馳方面,旗下首款純電動SUV EQ-C,將在2019年引入中國生產(chǎn),另外還有超過50款新能源汽車要在2022年前推出。更為值得一提的是,戴姆勒-奔馳與北汽集團在去年6月簽署戰(zhàn)略合作協(xié)議,通過在華對新能源汽車領域的投資推動電動化進程,奔馳EQC純電動SUV或將明年春季投產(chǎn);另一方面繼續(xù)深化和比亞迪的合作,推進騰勢品牌的發(fā)展。
![]()
至于奧迪,在BBA陣型中,奧迪在華新能源車布局是比較緩慢的,目前也只有Q7插電混動車型。不過根據(jù)規(guī)劃來看,奧迪可謂是來勢洶洶,其計劃將在2025年實現(xiàn)全系車型電動化,新能源車型占據(jù)總體銷量的三分之一,還將在2022年以前率先國產(chǎn)10款新能源車,而e-tron將在2019年引入國內銷售,并于2020年實現(xiàn)國產(chǎn)。
![]()
通過規(guī)劃我們可以看出,在新能源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當下,BBA三大豪華品牌都沒有松懈,加大了新能源產(chǎn)品的布局和規(guī)劃,未來將目光均轉向了新能源市場,這無疑進一步加劇了市場的競爭。
大眾、豐田不甘落后
說完BBA之后,我們來看下大眾和豐田這兩大巨頭在國內新能源方面的布局。我們先從大眾說起,去年年底大眾汽車在雁棲湖宣布了其未來新能源發(fā)展的規(guī)劃。
未來,大眾汽車將從三個階段來發(fā)展,當下屬于第一階段,大眾汽車品牌將根據(jù)不同的車型調性,選擇在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上采用“GTE”或“PHEV”的命名方式。而在未來,隨著多款熱門車型的純電動版本迎來國產(chǎn),大眾汽車品牌將啟動電動汽車攻勢的第二階段。在明年帶來基于大眾汽車品牌全新設計的MEB純電動平臺的純電動車型,開啟第三階段??梢钥闯?,對于新能源市場,大眾已經(jīng)有了明確的布局,并為之付出了努力。
![]()
說完大眾汽車之后,我們來看下豐田在新能源方面的布局。一直以來,當各大車企在發(fā)展電動汽車時,唯獨豐田汽車好像只沉浸在混動和氫燃料電池領域。一直以來,豐田認為只有掌握了“三電”核心技術,才能真正掌控新能源市場,所以豐田先從混動入手。不過這一現(xiàn)狀將會有所改變,按照豐田的規(guī)劃,將于2020年首次引進豐田EV車型,全球推出超過10款的純電動汽車,2025年全系車型推出電動版。
![]()
除了大眾和豐田之外,各大合資品牌均在發(fā)展新能源車型,我們也就不一一例舉了。不過可以肯定的是,各大車企在新能源上的大力布局,無疑將矛頭瞄向了我們中國品牌,這對中國品牌將是一大沖擊。
對于中國品牌是把雙刃劍
說完豪華品牌和合資品牌之后,接著我們來看下我們中國品牌目前的局勢。對于當下我們中國品牌而言,即使狼已經(jīng)來了,我們也不用太多懼怕。相比還在積極布局中的豪華品牌和合資品牌,如今中國品牌已在銷量上領先了一個身位。從銷量上來看,去年就有包括比亞迪、北汽新能源、上汽榮威新能源在內的8個汽車品牌進入全球新能源汽車品牌銷量前20名,足以看出自主品牌在新能源汽車方面的建樹。
![]()
當然,或許有人會說,國內市場大,能取得這樣的成績不足為奇。其實,除數(shù)據(jù)之外,在技術上也有著自己的優(yōu)勢。例如,比亞迪是國內少有的擁有“三電”自產(chǎn)能力的品牌。又例如廣汽新能源,現(xiàn)在已經(jīng)擁有自己的獨有技術,大家特別關心的電池、電控,廣汽新能源也擁有自己的獨有技術,電池控制技術是自主研發(fā)的,G-MC機電耦合系統(tǒng)、動力總成也是非常先進的。
![]()
除了傳統(tǒng)車企之外,對于造車新勢力而言,也到了最為關鍵的一年。我們都知道,交付一直是造車新勢力的頭等大事,如今距2020年新能源乘用車補貼退坡的時間點越來越近,隨著豪華品牌加大在新能源汽車方面的布局,留給它們的時間也不多了。
![]()
不過,雖然各大車企積極布局會給本土電動車制造企業(yè)帶來巨大的壓力,但是從另外一個方面來講,在平臺設計和車身制造方面都欠缺經(jīng)驗的本土制造商,卻可以籍此獲得學習競爭對手技術的機會,要知道,競爭是一把雙刃劍,沒有競爭的鞭策,便沒有進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進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發(fā)展。
![]()
總的來說,無論是狼還是熊,不會一直隱藏著不出來,總有現(xiàn)身的那天,我們總不能怕它們到來。不過,這對于我們中國品牌而言,同時也能起到鞭策的作用,俗話說“逆水行舟,不進則退”,當本身就具備品牌優(yōu)勢和技術儲備的國際巨頭都向未來發(fā)力時,你還不積極努力,注定要被時代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