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過年了,大家都在忙著總結?;叵?016年兵哥試過的車,我才發(fā)現(xiàn)SUV是開得最多的。其中一個給我很深的感受就是:現(xiàn)在的SUV在操控與油耗這兩個方面進步很大,所以消費者越來越偏愛SUV還是很有道理的。這里就誕生了一個問題:SUV也開始有轎車的優(yōu)點了,那么轎車,是不是要沒落被取代了?
最關鍵的,現(xiàn)在大家都買SUV,我如果買轎車的話,會不會容易后悔呢?
![]()
寶馬5系GT
現(xiàn)在的SUV進步之路
▼
應該說,我們是時候重新梳理下轎車與SUV之間的優(yōu)缺點。轎車勝在重心低、操控感更好、油耗經濟;而SUV勝在空間大,通過性更好,甚至有越野性能。SUV與轎車各自的優(yōu)點,恰恰是對方的缺點,所以正準備買轎車的消費者,一般也不會突然變成SUV的購買者,二者有著很明顯的差異。
但是現(xiàn)在不同了,在我今年試駕的SUV中,還真有操控感或者油耗做得很出色的車。比如斯巴魯傲虎,雖是SUV的身材但得益于發(fā)動機重心很低,有著可以跑賽道劈彎的出色性能;又比如雷諾科雷嘉,作為一款緊湊SUV,CVT變速箱讓它某些時候的油耗甚至低至5L/100KM。
![]()
雷諾科雷嘉
當然SUV操控的絕對性做不到轎車那么極致,油耗跟最低的轎車還有差距,但是對于只是需要對付普通道路駕駛狀況的消費者來說,這樣的操控與油耗已經非常值得喜愛了。也就是說,SUV,也可以擁有“油耗”、“操控”這兩個曾經是轎車優(yōu)勢的關鍵詞。
三廂轎車的局限性:空間利用率不如SUV
▼
轎車從廣義上講實際上包含了兩類:三廂車、兩廂車。雖然沒有一個嚴格的定論去區(qū)分SUV與轎車誰是更優(yōu)秀的物種,但在兵哥觀點里,三廂轎車的外部空間利用率確實要比SUV、兩廂車差點:后備箱上部是一個被浪費的地方。雖然對流線型與油耗有利,但縮小了空間容量。
![]()
SUV與轎車的互相借鑒
▼
好在廠家不傻,他們都在努力克服SUV與轎車彼此的弱項,像上文兵哥提到的SUV“操控”“油耗”越來越好就是一個例子,而轎車方做 對應變化就是“轎跑化”、“掀背車”盛行,比如現(xiàn)在新誕生的熱門轎車吉利博瑞、新一代本田思域,都善于利用這種設計,提升了不少后排頭部空間以及后備箱容積。我們也可以看成:SUV與轎車實際上有一種互相交融的趨勢。
![]()
吉利博瑞
更狠一點的,就是市場上會出現(xiàn)一些你不知道該稱為SUV還是轎車的新品種,比如啟辰T90、寶馬5系GT等,這種交融現(xiàn)象更加明顯,我們稱之為跨界。優(yōu)點是:各方面都平衡下去了,缺點則是消費者不一定能接受如此夸張的設計,甚至會嫌棄它不倫不類,所以是一柄雙刃劍的存在。
![]()
啟辰T90
既然交融了,那么轎車最核心的優(yōu)勢剩下哪個?
▼
可能我前面這番話會把買車沒什么概念的團友弄暈:既然都差不多,那我還有必要買轎車嗎?兵哥并非不喜歡轎車,我覺得就算SUV的缺點在減少,那么轎車還有一個SUV無法比擬的優(yōu)勢:性價比。
團友們有沒有發(fā)現(xiàn):同平臺打造的轎車跟SUV,在配置接近的情況下,SUV總是會貴。一來是SUV的制造成本相對較高,因為這種同平臺的升級,SUV比起轎車要更大更重,所以在一些零部件的承受力會經過強化,甚至動力也要提升,比如老途觀就比高爾夫多出了1.8T、2.0T兩個動力版本,并取消了高爾夫的入門級動力1.6L。
![]()
二是SUV的利潤要高于轎車,這也是廠家都很熱衷于制造SUV的原因之一。
這個利潤有多高?大部分車型是可以有50%的利潤提升的。舉個例子,按照各車型官方指導價的起步價計算,RAV4的起步價比同平臺同級別的卡羅拉貴了70%。本田的CR-V比思域貴了59%, 福特的翼虎比起??怂垢琴F出94%!高成本,加上消費者的高需求,就構成了SUV的價格要比轎車更高。
選轎車還是SUV,這事完全取決于車主需求,沒有一個“誰比誰更好”的定性結論。SUV與轎車之間有借鑒交融之勢,這是一個發(fā)展的必然。各位團友,你喜歡轎車多一點,還是SUV多一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