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jié)回家過年,是我們中國人傳統(tǒng)的習俗。過年除了回家探望親人,最大的目的還是在“炫耀”上,中國人都存在一種攀比的心理,比誰混得更好是春節(jié)回家的一個必備項目。汽車是一件“奢飾品”,作為身份的象征,不少人都會在過年前買一臺小汽車,開回老家彰顯身份。
![]()
也正是有這樣的“攀比”心理,導致中國人買車變得極度不理性。說實話“沒主見”是最主要的因素之一。因為購車所需要考慮的因素很多,不管你對車輛熟不熟悉,到了真正購車時,購車前所有的準備都煙消云散,到了4S店你也只會 一味地跟著銷售的套路走下去。
為什么消費者的購車思想都不理性?
![]()
影響消費者買車的因素有很多,像車型的品牌、車型的顏值、車型的配置、汽車的售價/優(yōu)惠幅度、提車時間等,另外消費者們還有一個最為致命的共通點:就是跟風消費。
![]()
舉個栗子,就像哈弗H6那樣,每個月都有幾萬的銷量,一年能賣上幾十萬臺的車型,難道就真的這么多人買?那是肯定的,就好比國家在發(fā)展,人們的生活質(zhì)量日益提高,所以不少家庭都開始將購車的計劃提上了議程。相對于一線大城市,在汽車保有量方面已經(jīng)趨向于飽和甚至是過剩的狀態(tài),所以目前銷售主力主要集中在二三線甚至是更偏的城市,而其中絕大部分的人都是首次購車的消費者。
![]()
其實大部分人都是和教授一樣的普通人,如果不是專業(yè)做汽車,也不知道買什么車才是最好的選擇。對于自己本身來說,大多都是靠自己的努力辛辛苦苦存錢買車,很重視汽車的價格以及優(yōu)惠幅度。也可以這樣說,如果是比較極端的消費者,在15萬以內(nèi)的購車預算,兩個相差不大的競品車型,也許是因為某個車型有更多的優(yōu)惠、價格更低。于是選擇了這臺車。
![]()
再舉個生動栗子,教授的朋友陳二狗是一個下水道維修人員,經(jīng)過幾年的艱苦工作,終于存夠錢買車了,但是不知道買什么車。然鵝看到了隔壁的老王買了一臺新車,外觀挺好看的,坐進去看起來配置也不錯,問一下價格竟然還不貴。再過了兩天同村的老李又買了輛一模一樣的車,哇!同村這么多人都買這車,質(zhì)量肯定可以了,于是二狗高高興興地又買了一輛,于是他們愉快地創(chuàng)辦了二貨村殺馬特車友會。
![]()
其實大家都一樣,往往容易被表面迷惑,買車大多是看外觀數(shù)配置,這也是目前眾多車型品牌在追求的一個東西,外觀越來越大氣、配置越來越高,價格也越來越低了。這也是為什么能夠火了部分喜歡“山寨”的品牌,譬如最近新出的保時泰SR9,10多萬的售價竟然有百萬級SUV的外觀,不僅如此連內(nèi)飾的設(shè)計都有極高的相似度。當然消費者對于保時泰SR9的熱情是非常高的,關(guān)鍵是逼格夠高。還得說一下,能不能開上蘭博基尼就得看眾泰了。
![]()
只不過買這些車的人在選擇的時候壓根就沒有想過這車的質(zhì)量到底行不行,至于眾泰這個品牌的質(zhì)量能不能過關(guān)?還是建議去看一下車主的口碑,不是說質(zhì)量不行,只是車型整體故障率還是比較高的。不過這類山寨車型還有一個好處呀,我還能剩下一大筆的設(shè)計費呀!
![]()
看得見的地方給到你逼格十足的感覺,但是在看不到不知道的地方就給你各方面的減配,你覺得這樣真的好嗎?為了降低成本,同一個部位的零件,哪個供應(yīng)商便宜選哪個,就算質(zhì)量差一點也是沒所謂,這樣的行為見得太多了!當然,這樣的行為不僅出現(xiàn)在國產(chǎn)品牌中,更有出現(xiàn)在合資品牌上。不過厚道的汽車廠家不少,只是消費者們不懂得識別,這也是目前我國消費者在購車方面最大的囧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