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會想到,那一場顛倒眾生的皇室婚禮,一個離婚后還能嫁入英國皇室的黑人血統(tǒng)演員梅根,飛上枝頭變鳳凰的傳說依然是一段驚世情緣。一晃眼,幾年過去,她坐在美國著名主持人奧普拉對面,哭訴自己備受歧視,差點自殺的悲情。然后事情持續(xù)發(fā)酵,本是皇室貴族間的那些家長里短的貴族名份和利欲之爭,卻引發(fā)英媒和美媒一場看不見硝煙的媒體大戰(zhàn)。
說真的,若是看穿這事兒的報道,真是“為賦新詞強說愁”,一些根本算不上什么了不得的事兒,為何會引起滔天之浪呢?這一切皆因英美兩邊的媒體,渲染的節(jié)奏,把這場戲的戲份不斷加重,步步逼近皇室。首先是著名的黑人主持人奧普拉,她在美國媒體算得上一姐的大牌地位。大凡能讓她邀上節(jié)目的,皆是炙手可熱的話題人物,梅根接受她的訪問,已經(jīng)不動聲色間打上了一種色彩,更何況梅根嘴巴一抖,抖出英國皇室擔心她孩子的膚色之黑。此言一出,炸開了鍋。在美國人心中,扯上了種族主義,那就是燃燒著的一把火。據(jù)說奧普拉的這次訪問,一次性收到700萬美元的收入,而這次訪問的轉播費和插播廣告費,更以每秒天價時段費收取,訪問的收視率甚至超過了美國當日一場大型球賽和一切新聞事件。從這點亦不難發(fā)現(xiàn),原來超級美利堅合眾國那邊的人民,也是喜歡看熱鬧的吃瓜人呀;原來全世界人民愛看八卦的心,是不分東西文化文明高下種族高低貴賤,是人皆八卦,一樣獵奇名人明星之婚戀嫁娶財富名利之類的話題。那場訪問收視率之最高已經(jīng)說明,嫁給英國皇室的梅根,是插在大英皇室里的美國玫瑰,她的童話故事就是迪思尼的神話真人版。他們的美國媳婦在英國皇室那邊受了委屈,絕不是梅根的錯,那百分之百就是英國皇室之狠毒,英國皇室之腐朽沒落。美國名人政要,在媒體的渲染之下,一個個在電視上個人推文上,發(fā)表看法,包括前國務卿希拉里和現(xiàn)任白宮發(fā)言人,也站臺梅根。希拉里甚至公開批評英國皇室,沒有溫暖擁抱梅根,指責英國媒體冷酷 “是無法容忍的殘忍行為”,觀看這場訪談令人心碎。連一些平日里非常理性客觀的深度新聞媒體人,也是舉起旗桿大棒,砸向英國皇室,那些英美文化同源情迷盎格魯遜的情調,扔一邊去吧。
美國《紐約時報》還趁熱發(fā)表了一篇《廢除英國君主制》的文章,其中一句“任何一個21世紀仍保留皇室的國家,都在證明其革命的進取心嚴重匱乏”。美國媒體鋒利的刀,刀刀刺向英國皇室,全因為他們的一個嫁到英國皇室的黑人血統(tǒng)演員,被皇室委屈了。美媒大約完全忘了,幾年前他們的梅根嫁入皇室,媒體那種狂歡式的報道,好萊塢大牌云集奔向溫莎城堡,那種哈英式的膜拜,喧囂和捧場,恍惚還在昨日。那再看一看英國這邊的媒體,電視節(jié)目主持人摩根,在早間新聞炮轟梅根:這對夫妻“摧毀了女王正在建造的一切”,并對梅根說的“有過自殺念頭”的言論表示懷疑。雖說后來這名主持人遭遇被辭職,依然無法蓋住的一個事實:在這場皇室風波里,英媒大多數(shù)是護著女王和皇室的。那天威廉王子出席活動,記者有心提問:你能告訴我,皇室是種族歧視家庭嗎?威廉的回答是:我們絕不是種族主義家庭。英國媒體的鏡頭和畫面,都不斷地把這一情景發(fā)出來,疊加溫和評論,都是試著給大洋那邊群情洶涌的美媒大肆渲染的皇室是種族主義降壓熄火。然而縱觀全劇,社交媒體洶涌澎湃的時代,美媒憑借強勁聲勢,的確掌控了巨大的話話權。英媒始終小打小鬧不溫不火又旁顧左右,無一檔節(jié)目真正能控制場面,似乎想幫皇室解圍又猶抱琵琶半遮面。英國女王和皇室,應該是這場媒體大戰(zhàn)的最大輸家。任由梅根與美媒推波逐浪,一發(fā)不可收拾,而皇室古老又傳統(tǒng)的作風,反應速度之緩慢與遲鈍,完全不抵現(xiàn)代社會一日之內媒體放大無數(shù)倍之架式,好像全無接招之力。當然,看起來女王似乎在向孫媳求和,但也可能以不變應萬變,以氣定神閑之氣場,也許不失高貴之招吧。從今次皇室之爭,我們隱隱可以感覺到,媒體名人之話語權和掌控力之強大,可以說實在超越凡人的想象。尤其當一個擁有巨大影響力的人,又捕捉到了一個敏感話題,完全可以利用和捕捉一個微小的細節(jié),以此定下基調,成為風向標,讓千萬人跟著風向走,●泛濫的流量, 為何閱讀依舊饑渴?
●驚座叫好的許知遠居然是《吐槽大會》倒數(shù)第二?
●在追逐 “虛榮”與扔掉“虛榮”之間
●活在今天的機會主義者
●熱搜上的明星全都不認識
●粉圈、車圈、娛樂圈、富人圈
●承認自己膚淺吧,沒什么大不了的
●馬云與紅頂商人胡雪巖有相似么?
●年末的飯局
●房企大佬為何迷上造車?
文|天娟
版|Burger
部分圖片來自網(wǎng)絡,如侵權請聯(lián)系管理員
<E.N.D>
感謝你的閱讀
▼
![]()
廣州蓮豐廣告有限公司
http://wwww.lianfeng.li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