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自動泊車這個概念,想必大家已經(jīng)不陌生了。不需要控制方向盤,汽車就可以自己停入車位,對于駕駛技術還不太熟練的新手朋友們,聽到它是不是覺得自己有救了。但是這個技術并沒有你想象的那么美好,諸多的前提條件也讓自動泊車這個功能一度深陷在實用還是雞肋的爭議當中。
那首先我們就先來更深入地了解一下自動泊車,其實這個自動泊車有點擦邊球的意思,因為根據(jù)不同的智能程度,自動泊車也包括了半自動和全自動,但即便是全自動,也需要人去干預。
只是說半自動泊車,駕駛員需要參與50%的泊車過程,除了方向盤不用控制,油門、剎車這些都需要駕駛員來完成。而全自動泊車,駕駛員只需要參與20%左右的泊車過程,駕駛員通過一些簡單的手機操作,系統(tǒng)就可以直接接管車輛,實現(xiàn)轉向、油門、剎車、泊車一氣呵成。
而為了更好地收獲年輕消費者的青睞,各大汽車品牌對智能駕駛領域技術也一直煞費苦心。拿長安來說吧,在2016年的時候就已經(jīng)實現(xiàn)了2000公里無人駕駛長距離測試,也是第一個加入美國智能汽車聯(lián)盟的中國品牌。而在近日的一場直播當中,長安汽車更是發(fā)布了APA6.0遠程智能泊車系統(tǒng),并宣稱是行業(yè)內首個實現(xiàn)這一高級別自動駕駛技術的中國品牌車企,那這個泊車系統(tǒng)到底厲害在哪兒呢?
其實此前長安已經(jīng)在其他車型上搭載過它的高級別自動泊車了,前幾年的新CS75就能夠通過12顆超聲波雷達精準探測,進行一些水平泊車、垂直泊車、斜列式泊車、水平泊出等場景功能。而這次在長安UNI-K上展示的APA6.0全車也布置了12個超聲波雷達,但還有4個環(huán)視攝像頭、 5個毫米波雷達、和1個前攝像頭。
因為很多自動泊車功能的實現(xiàn),依靠的是車身上的雷達攝像頭來測量距離和探測障礙物,這也容易出現(xiàn)一個問題,那就是如果車身上的感知硬件視野不夠全面,較矮的路基很容易成為盲區(qū)。所以有一些車輛在啟動自動泊車功能后,容易發(fā)生車輛頂在了矮路基上的情況,而且不會進行任何的修正措施,就連以人性化著稱的本田奧德賽的自動泊車系統(tǒng)也在這個地方翻過車。
但長安的APA6.0就可以有效的避免這樣的問題,通過這些分布全車的感知硬件,長安UNI-K可以感知探測行人或者障礙物,當偵測到周圍障礙物時,就會主動停止泊車操作,避免發(fā)生剮蹭。
但這并不是長安APA6.0技術讓人印象最為深刻的一點,它的最大不同在于前面還加上了遠程二字,也就是說能夠在數(shù)公里之外的地方,就可以對車輛進行控制并完成自主泊車。
在當天的直播活動現(xiàn)場,長安汽車董事長朱華榮就親自上場,化身成為當天的直播講解員,駕駛著一輛長安UNI-K進入了一個十平方米大小的停車場里,在沒有觸碰方向盤和腳踏板的前提下,讓遠在19公里以外的工作人員僅通過一部手機,進行操控將UNI-K泊車成功。
而APA6.0技術還可以自動尋找車輛30米范圍內的車位,只要當車位線的寬度大于車寬65cm的時候,就可以主動識別車位,并且完成垂直、平行、斜列等泊車操作。
以前自動泊車備受爭議,除了大家知道的受限條件比較多、容易發(fā)生誤傷,停車方式單一也是另一個槽點,前幾年大部分車輛所匹配的自動泊車系統(tǒng),都暫時只能實現(xiàn)側向停車,如果遇到一些車位狀況復雜的公共停車場,需要一些類似斜向倒車的需求,它的自動泊車系統(tǒng)就無法使用。
其實長安汽車和很多品牌一樣,都是為了滿足年輕消費者的使用需求,開始搭載自動泊車功能,但不得不說在成熟度方面,長安汽車走在了前面。此次“APA6.0遠程智能泊車系統(tǒng)”的順利首發(fā),其實就是對其強大的全球研發(fā)體系和實力的一次展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