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熱錢退潮,抱團股將瓦解。新能源汽車領域的幾個龍頭股,就有明顯抱團股的特征。
文/《汽車人》張恒
全球范圍內的放水周期即將臨近尾聲?
目前的金融市場正處于非常敏感時期:A股熱點轉換,比特幣高位巨震,黃金、美元上躥下跳,好像沒有了方向……原因是,市場預計全球資產的錨——美十年期國債收益率將觸底回升。
拜登的1.9萬億美元的刺激計劃馬上落地,美聯儲最新的表態(tài)又偏向了鴿派,并沒有什么意外的事情發(fā)生,什么情況?
首先,美元具有1月效應,歷史上,1月份美元走勢總是偏向上的,因為這時美元交易總是過于擁擠;其次,美國的經濟數據包括華爾街的部分業(yè)績遜色,美股高位下探使得對沖的美債受益;最重要的是,市場一致認為“利好出盡是利空”,拜登新一輪的財政刺激計劃也意味著寬松的貨幣政策正走向頂端,所以刺激計劃要落實了,美債反而走高,美元反而反彈。
當美債利率步入上漲周期成為市場共識,將給全球資本市場帶來深遠影響。全球性的放水周期一旦結束,就是資產價格見頂的信號。從歷史看,每次美元的大回流,倒霉的都是別的國家,尤其是新興經濟體。
對中國來說,首當其沖的就是人民幣會由寬松轉向收緊。2020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達到了101.6萬億元,好于預期。其中原因之一,就是原本2020下半年我國貨幣政策是偏緊的,但年末卻不得已轉向了寬松直至今日。美國輪番刺激政策,令美元泛濫,中美利差不斷加大,直接導致人民幣過快升值,央行為了應對,只能依靠降低利率,以減少中美利差,這就是所謂的“被動寬松”。
如今美國債收益率抬頭,中美利差再次回到2%以內區(qū)間。
現在的情況是,上海銀行間隔夜拆借率仍在下降,貨幣政策仍偏向寬松。其一,春節(jié)前都會寬松,歷年如此;其二,對全球熱錢來說預期更重要,而對中國在貨幣政策的調控上,事實更重要一些,市場只是預期美元上漲,只要不到具體的一個數字,中國還是傾向按兵不動。
對中國汽車行業(yè)的影響,首先就是抱團股已經出現了瓦解的跡象,起碼是部分瓦解。貨幣寬松時期,充裕的資金總會偏愛科技股,疫情造成的本輪全球貨幣大寬松,新能源汽車股和汽車業(yè)的科技股成為了大贏家。隨著寬松的周期走向盡頭,資金就會從漲幅過高的新能源汽車股以及汽車科技股中撤離,估值回歸是肯定的,甚至是大幅回歸。
在2020年下半年,中國資金面轉向緊縮的半年時間,就出現了科技股大幅回撤的行情。當時新能源汽車概念剛成為市場熱點不久,所以新能源汽車股不跌反漲,和其他大多數科技股走出了相反的行情。
因為科技股已經出現過一輪調整了,所以這次如果貨幣再轉向,重災區(qū)理應就會輪到正處于高位的新能源汽車股了。
但科技股也不能一概而論,如當下的熱點芯片股,也走出了獨立的行情。所以在分析的時候,先要從宏觀入手,再看各個行業(yè)有什么具體的不同。
《汽車人》認為,過高估值的造車新勢力以及智能汽車、汽車電子類相關的個股風險更大。傳統(tǒng)整車企業(yè)的相對估值還不算高,風險就小一些;新能源汽車上游原材料仍然有基本面支撐,風險也會相對有限。
前面說了,人民幣利率還沒有抬升,加上臨近春節(jié),短期內我國的貨幣政策應該不會轉向。但春節(jié)之后如何發(fā)展,就值得特別關注了。有分析認為,如果熱錢退潮,抱團股將瓦解,而新能源汽車領域的幾個龍頭股,就有明顯抱團股的特征。(文/《汽車人》張恒)【版權聲明】本文系《汽車人》獨家原創(chuàng)稿件,版權為《汽車人》所有。